楊廣與工部尚書宇文愷聊了許久,他認為,宇文愷關於缺鐵的問題,可以逐步解決。
首先。
煤礦與鐵礦一起上馬,楊廣將宇文愷喚到他著人繪製的長安城所屬的雍州地形圖面前,指著長安以西一道巨大的山脈——秦嶺,對宇文愷斬釘截鐵道:“宇文愛卿,這裡,有鐵……”
宇文愷眨眨眼。
他不太明白。
不過,他認為,既然陛下說那裡有鐵,大概就有吧。
楊廣當場與宇文愷拍板,一個月後,就在秦嶺山脈的合適地段,上馬數座煤礦與鐵礦的專案,規模要大,起碼,達到年產鋼鐵十萬噸的規模。
十萬噸?
宇文愷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計量單位,他滿臉堆笑問道:“陛下,10萬噸,為幾何?”
楊廣呵呵一笑:“十萬噸……折算成斤的話,就是兩萬萬斤……”
什麼?
宇文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兩萬萬斤是什麼概念?
宇文愷的心中有筆帳,兩萬萬斤,也就是說,大隋朝的五千多萬人口,每人都能均攤到四斤鐵,那麼,也就等於一年之內,人人都可以平均到一把重約四斤的菜刀。
這……
偉大的陛下為什麼要信口開河?
可能嗎?
反正。
宇文愷是萬萬不敢相信。
不過。
當他看到楊廣臉上那副充滿迷之自信,胸有成竹的樣子時,宇文愷又試圖說服自己:既然陛下說能,大概,就一定能吧!
整個下午。
宇文愷都將楊廣放給他的這顆鋼鐵衛星牢牢記在了心裡,以致於,他走出皇宮的時候,嘴裡還在不停嘟嘟囔囔:“兩萬萬斤……兩萬萬斤……”
……
……
“……啟齒呈編貝,彈絲動削蔥。醉圓雙媚靨,波溢兩明瞳。
但賞歡無極,那知恨亦充。洞房閒窈窕,庭院獨蔥蘢。”
下午。
晴。
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