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點點頭,笑曰:“好,裴愛卿辛苦了。”
僅一句話。
楊廣就給足了裴矩的面子。
這下,讓堂下文武百官紛紛向裴矩投去豔羨的目光,雖說,群臣中不乏當日太子黨成員,如:車騎將軍段達,戶部尚書韋津,內史侍郎薛道衡,右庶子張衡……等等等等,但是,今日的風頭,卻是裴矩先出了。
裴矩歸班,臉上,甚是光榮。
武將出身的靠山王,自然也要奏本。
他雖然還不至於卑躬屈膝大拍楊廣馬屁,但是,對於武舉制度一事,他卻是大力支援的,身為衝鋒陷陣的大將,楊林自然想廣納賢才,將那些驍勇善戰的猛將聚於麾下,從而保證若有戰,戰必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靠山王楊林。
掌中一對水火囚龍棒,打死過無數敵人,是大隋朝一等一的武將,雖然貴為皇叔,可是,他也是朝中有大事、等閒不相辭的。
楊林奏道:“陛下,前些日,大殿上所議武舉之制的軍國大事,臣以為,亦當從速昭告天下,使天下臣民盡知。草莽之中,多有英雄相伏;綠林內外,不乏好漢爭鋒。恰如陛下所言,待黃榜張貼出去,天下英才,豈不爭相來投,報效國家乎?”
楊廣點點頭:“此事,自有兵部辦理。
不過,武舉與文舉不同,兩者不可混為一談,應分而施之。”
楊林連口稱善:“陛下聖明。”
這時。
太常卿高熲出班奏道:“陛下,近日,北方雁門關戍邊文書抵達長安,據報,北方突厥匪汗——處羅可汗麾下一枝約萬人的隊伍沿路南下,燒殺搶掠,進犯我大隋邊境,邊陲之上,黎明百姓紛紛往南而逃,邊關之上,已連發十二道文書告急。”
“嗯?”
楊廣突聞此言,將腰一挺。
哼!
突厥者,平涼雜胡也,居西海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姓阿史那氏。
楊廣知道,所謂突厥,大概,也就是土庫曼人、韃靼人、雅庫特人等混合人種,與隋朝百姓完全不同,後來,俱為唐所滅。
楊廣冷哼是因為,他來了大隋朝,所以,不需大唐動手了。
他要將北方這些茹毛飲血屢屢尋釁滋事的禍害,像秋風掃落葉般統統將其掃到爪哇島去,連根拔掉,一個不留,永絕後患。
楊廣看看楊林。
楊林立刻出班:“陛下,臣願領兵,星夜發兵,去邊關平亂。”
楊廣點點頭,笑道:“有皇叔出馬,寡人甚是欣慰,不過,這一次,我當與皇叔同行,清剿狼匪。”
楊廣一言出口。
滿朝文武。
一片譁然。
喜歡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請大家收藏:()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