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乜眼看著文武百官。
大臣們臉上那些或驚、或嘆、或唾沫橫飛想奏本勸阻的反應,其實,也是意料中的事。
雖說。
隋煬帝是馬上天子,本人也十分的驍勇善戰,當年為晉王時,曾率部南征北戰,開疆擴土,為大隋朝的興盛立下了赫赫戰功。
特別是。
楊廣率韓擒虎等舊部,一舉推平了那個只會吟“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一天到晚正事不幹,註定要當亡國奴的南陳朝的陳後主,順勢,連其後宮也推倒、推平。
當時,隋軍還將陳叔寶逼得跳了井,最後,不得不想辦法將他從井裡撈出來。
那一戰,楊廣為大隋收取南疆沃土千里,臣民千百萬,著實,是大功一件,先帝楊堅,也甚嘉許。
按理說。
楊廣久經沙場,乃是積年老驥,御駕親征,也無不妥。
不過。
許多大臣認為。
今日。
卻不同往日矣!
今日楊廣已是九五至尊,又剛剛榮登大寶,剿滅一支突厥,實在用不著他屈尊降貴,親自出馬。
楊廣卻認為。
他可以出馬。
他出馬的目的,自然不是為了沽名釣譽,而是想借此機會,巡視一下大隋帝國的一線作戰部隊,觀摩一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方式,順便,研究一下如何能將火藥運用到戰場上。
火藥。
利器也!
另外,楊廣還想趁此機會,研究一下關於作戰時的後勤給養問題。
俗話說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打仗。
打的往往是消耗。
楊廣認為,通常情況下。
哪一方的物資供應更充足、更到位,哪一方的勝算就更大。
換句最簡單的話說——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當然。
楊廣還想順路考察一下方方面面的東西,想的太多,倒也不便一一詳述。
這時。
禮部尚書楊玄感出班奏本了:“陛下……
微臣以為,小小突厥,不過螢火之光,怎敢與日月爭輝?蠻夷之人,從未開化,行則茹毛飲血,眠則叔嫂母女,實乃毫無廉恥、冥頑不靈之輩。
今有靠山王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