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兒子早就不聽她們的話了,她們倒是想要繼續威逼利誘,可是這些法子都已經使過了,太老套了。
在她們兒子那根本就不起作用呀。
她們難不成直接說:說兒子你別出去了?不然我就不給你錢用了!
咳咳,她們這幾個月來,她們也確實沒有給兒子額外的錢呀!
兒子用的錢都是自個賺的,人家還不稀罕她們的錢呢!
雖然兒子自個賺的錢並不多,可是完全夠她自己以及她那寶貝閨女的花銷了。
讓她們再狠心一點?對兒子說:如果你不聽話我們就把你趕出去?這個家容不下你了?這她們還是做不到的。
這小兒子,也是她們好不容易才養到現在這般大的。
不管怎麼樣她們都花了大的心思把這個兒子給養到這麼大的,要讓她們看這個兒子吃苦受罪,比她們自己吃苦受罪還要難受呢!
她們最多讓兒子吃一些心神上的苦,真正物質上的苦她們還是捨不得的。
比如說她們可以為了讓兒子聽她們的話,而不給兒子額外的銀錢,但是每個月兒子能夠領到的月錢還是可以有的。
平時的吃穿用度也不會少了。
也就是說她們兒子整體上說兒子的生活水平不算下降,只不過想要買一些額外的東西,想要滿足自己其她方面的需求就比較的困難了。
但現在這小兒子現在出息了,根本不需要她們的幫忙,就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去賺錢了,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了。
這一點其實她們作為父母的還是有一絲絲的自豪的,她們從來就沒有指望過這個小兒子能夠有什麼大的出息。
但是小兒子卻出人意料的在外面混的還不錯,小兒子自己出去打工賺錢的。
那鋪子她們也知道,那老闆她們還認識呢。
那是一個對店員要求挺嚴格的老闆,他家的上一個賬房就是被那老闆給罵走的,因為對方達不到老闆的要求,但是一天到晚事兒挺多的,讓老闆煩不勝煩,乾脆就給趕走了。
這才迎來了她們家小兒子,對於小兒子,那老闆是非常滿意的,會做活學習能力快肯幹。
當那老闆無意間知道他店裡的那賬房竟然是那當地的大戶人家的小兒子時也頗為震驚,這世道竟然已經這般了嗎?
她們家把小兒子給送出來是為什麼?難道是為了來他這兒偷師學藝?
用不著吧,他這個鋪子的生意做的確實不錯,但是對比其那戶人家來說還是差遠了呀。
要說要偷師學藝,應該是他把自家的孩子送到被大戶人家去學學別人是怎麼賺錢的,怎麼樣開那麼多的商號的。
而不是反著來呀。
那是為了讓小兒子出來體驗生活的嘛?
唉呦喂,那商人忍不住感嘆,這大戶人家現在都是這樣培養孩子的?
他家那幾個孩子,瞧著好像比周圍的同齡人同層次的人要好上一些,但是對比起做大戶人家培養出來的孩子來看,還是要差多了。
人家可以靠自己就獲得這樣的一份活計。
是的,他自己就是老闆親自面試的,那小兒子的能力他當然非常清楚了,對方也沒有機會走後門,他也不會讓人走後門來應聘這一個重要的職位的。那樣無疑是自我毀壞。
對於自家那幾個孩子,特別是小的那幾個,她都是嬌生慣養著的,她平時也寵著她們,不忍心她們吃太多的苦,自己當年受過的苦,堅決不要再讓自己的孩子吃一遍呢。
她努力的奮鬥不就是讓自己一家人過得更好嗎,但是現在看看別人家教養自個孩子的方式,再看看她自個兒教養孩子的方式以及兩家人的孩子,他就有一點動搖了。
是不是該對自家孩子要求更加嚴格一點呀?
他雖然賺了一些錢,可是卻不能完保證幾個孩子在他離世之後還能夠衣食無憂是不現實的。
孩子們過夠了好日子,她們過不了苦日子,很有可能在他撒手人寰之後,他留下的那些產業就立馬被幾個孩子給揮霍光了。
他還真不是自己嚇自己。
這樣的例子,她著實見了不少,她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以後會有那樣的一天。
她想要孩子們在她在的時候過得不錯,在她不在的時候也得過得不錯。
如果一定要選一個階段,讓孩子們過得不好的話,那她選擇在他還在世的時候讓孩子們去吃吃苦頭,因為有他在背後兜底呀!
孩子們再差也差不到那去,她還可以及時的指出她們所犯的那些錯,及時的糾正她們,讓她們不至於誤入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