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她下意識地去觀察孟媛的神情,見她只是瞭然般眨了眨眼睛,並沒有生出半點兒不快,便在心裡幽幽的嘆息了一聲。
看來即便沒有那一筆賜婚,自家兄長的一番心思也註定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了。
秋風漸起,天氣一日一日涼爽起來,丹桂也悄悄在枝頭綻放,轉眼間便到了八月十三,再過兩日就是中秋佳節。
林氏的屋子裡,孟媛坐在梨木圈椅上,一邊剝著杏仁吃,一邊不住地朝外望去,嘴裡含含糊糊地嘀咕著,“怎麼還沒回來呢?”
自從上一回平陽侯府一別後,孟媛已經連著三個月沒有見過自家兄長,心裡十分想念。
兒子為了明年下場應試,奮發圖強留在書院念書,林氏雖感欣慰,但也心疼得緊,這會子聽見女兒唸叨,她也忍不住停下手裡的針線活計,抬眼向屋外望去。
沒有見著孟衡的身影,只看見被秋風捲起的枯黃落葉。
林氏收回視線,落到女兒身上,見她手邊的桌子上已經堆了一座小山般的杏仁殼,不由蹙眉道:“怎麼吃了這麼多?仔細回頭臉上長了東西又來與我哭鬧。”
這些杏仁堅果是遠在青山書院的孟衡打發人捎回來給孟媛的,因著滋味好,頗得孟媛歡喜,叫她時不時就愛剝了來吃。前些日子不小心吃多了,小臉上竟長了好幾個紅紅的小疙瘩,嚇得小姑娘抱著林氏哭了小半天。
往碟子裡抓杏仁的小手僵在半空中,孟媛想起自己因著那幾顆小疙瘩被孟瑤嘲笑了一回的事,一下子就縮回了手,癟了嘴巴可憐兮兮地看向林氏,軟軟地道:“娘~”
林氏無奈地搖了搖頭,正準備扭頭去吩咐人煮清火茶,就看見門口多了道熟悉的身影,恰是三月未曾歸家的孟衡。
孟衡進屋來,先給林氏行了禮,轉身瞧見自家妹妹眼巴巴地盯著一堆杏仁,走過去抓了一把在手裡,一邊剝著吃,一邊問道:“寶珠這是怎麼了?”
原本小姑娘還盼著自家哥哥回來,可想到先前臉上生的疙瘩,便嘟著嘴哼哼道:“都怪哥哥送的杏仁!”
這話沒頭沒腦,說得孟衡當場就愣住了。他剝杏仁的動作一頓,擰眉側頭,似是確認般問道:“我送的杏仁?”
這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曲先生交代了一堆的功課,他每日翻閱古籍寫文章,哪裡來的功夫讓人捎杏仁回來?
垂眸看著手裡的杏仁,孟衡眯了眯眼。
林氏無心去管杏仁公案,見著兒子回來了,她立時就想起了這些日子一直在心裡思量的事情,也不顧女兒在場,直接問孟衡道:“衡兒,你覺得阿月如何?”
“咳咳……”吃了兩顆杏仁正喝茶解渴的孟衡冷不防聽見這一問,一下子被茶水嗆個正著,等平複下來,他抬頭對上林氏含笑的目光,面上劃過一抹不自在的神色,幹巴巴地道,“怎麼突然問起這個來?”
林氏仿似沒有察覺到自己兒子的不對來,只自顧自地道:“前幾日阿月來給我請安,當初小小的一團如今也長成了一個大姑娘,聽說你舅娘這些日子正愁著她親事,央我幫著相看相看呢。”
“那丫頭才十四,說親是不是早了些?”孟衡說這話時,眼神飄了一下。
林氏輕瞥了一眼自家兒子,抿嘴一笑,“阿月比咱們家寶珠還大了一歲呢。”
“……”孟衡一張俊臉瞬時繃了起來,再開口時,語氣裡多了一絲緊張,“那娘為阿月相中了哪家?”
林氏眨眨眼睛,揶揄道:“剛剛我問你什麼了?”
孟衡只一怔,瞬時回過神,對上林氏看破一切的目光,不由漲紅了一張俊臉。一旁的孟媛瞧見了也忍不住拊掌笑著打趣道:“哥哥這麼聰明的人,今天怎麼突然就糊塗了呢。”
林氏看著兒子,細細地將前些日子王氏登門的事情說了,末了只道:“阿月是個好孩子,你如果真喜歡,娘就把求親的事情準備起來。”
孟衡抿了抿唇,壓不住唇角揚起的弧度,“有勞娘費心了。”
當天夜裡,孟仲文回府後,林氏便將這事提了。孟仲文對林月印象不錯,並未提出反對的意見,只叮囑林氏與孟老夫人通氣以後在著手張羅。而林氏亦知孟老國公和老夫人對自家兒子婚事的看重,心裡琢磨了一下,便點頭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