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經歷過了無比的絕望,應該不會有人願意主動的選擇去流浪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闞覺得自己可以做的東西並不多,但自己只要盡力去做一些,也就知足了。
儘管現在離得到回饋的日子還有很久,至少希望依然在眼前並不會讓人感到絕望。
風帆集團體量越來越大的同時,周闞所承擔的壓力也是越來越重的。
因為現在的他並不是一個人,風帆的興衰直接承載著搭乘著這艘鉅艦的數千名員工甚至包括他們身後的家庭。
這大概就是身為一名企業家,所要承擔的最初級的責任感吧?
效率是風帆集團所追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整個暑期,風帆的機械工程師們都在努力的架設起一條又一條的電池生產線。
其中有手機電池生產線,也有電瓶車生產線。
儘管廠區的智慧化程度已經算是非常高了,但操縱機械總是需要人在一旁盯著的。
產線的擴張又使本就不足的人力大範圍的減少。
迫於需求,風帆開始放低進入公司的條件,當然只是放低的條件僅僅是在學歷這一道門檻而已。
普通產線上面的員工學歷要求從本科下降到了大專。
不過有一條附帶的要求,那就是員工在職期間,必須繼續學習,取得更高一個臺階的學歷。
風帆集團的班次並不多,一週五天班,每天的上班時間甚至不足八個小時,即便加上通勤以及用餐時間,對員工個人來說依舊有著大量的空餘時間。
公司這樣做絕對不是因為歧視學歷或者文化程度不夠,只是希望員工不要一直在原地踏步,墨守成規,這對於一家年輕的企業並且員工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公司來說,是非常致命的一個情況。
一無所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即便為你規劃好了一條路,你都不願意去努力。
這樣的人,風帆集團是堅決不會招收的。
中考和高考分別是對毅力最簡單兩道試金石。
沒有過這兩個門檻沒關係,也許當時不知道努力,也不太明白努力的方向在哪裡。
所以一直以來才渾渾噩噩的生活著。
但只要進入了風帆集團,即便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都不會再繼續每日份的混日子了。
每天的上班就是為了下班,每天的工作只是為了能夠生活。
也許運氣好一點自己的領導離職或者升值,自己又因為幸運而升了職加了工資,但生活卻還是一成不變。
一眼就能夠望得到頭的日子有什麼好過的。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你想了解生命的意義嘛?
或許風帆集團不能夠很直接的帶給你答案。
但是大量充裕並且自由的時間,足夠花銷的金錢,或許可以讓你沉下心來不再為生活而發愁。
有機會,有時間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是就想著平平安安,穩穩當當的攢下一些錢過一生,還是去做一些對社會,或者對他人有價值的東西?
充足的資金能夠給人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當你發現自己真的不用再為錢而苦惱奮鬥的時候,你會去思考一下社會的本質嘛?
會去思考一下這個世界因為什麼而存在。
自己能夠給他帶來怎樣的改變,又或者結局是什麼都做不到。
周闞是不相信努力是沒有意義的。
儘管因為每個人個體的不同,能夠看見的,帶來的東西也都不一樣,但努力與奮鬥,依舊是個人乃至社會想要進步所不可缺少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