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網上影片的清晰度不怎麼樣,在影片中並不能夠很好的分辨周闞真實的模樣,就這一點周闞還是鬆了口氣的,畢竟這個世界上能夠叫做周闞的人,肯定不止他一個的。
於是當週闞的部分資訊被風帆集團對外公佈出來的時候,整個網路瞬間就沸騰了!
你二十歲的時候在幹什麼?
是每天躺在大學的宿舍裡面刷影片,打遊戲?
還是天天在外面逛gai泡吧?
反正別人家的二十歲,已經家財過億,白手起家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集團。
像平常有學生創業,總會有媒體站出來吐槽說這些學生不務正業,可是當週闞的相關資訊公佈的時候,這些媒體則是選擇性的閉嘴不談,反而都只剩下了追捧。
大部分的年輕人創業,基本上都靠一個不錯的點子起步,所以即便建立起規模不小的公司,一旦公司在管理戰略方面出現問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被市場所拋棄,而真正以科技為核心的民營企業,即便國家大力支援鼓勵發展,卻依舊沒有幾家可以看得。
屬於大學生創業興致的,就更少了!
沒想到如今就碰到了這麼一家。
按照實力來看還碾壓了大部分的科技公司。
網路上的風雲暫且不談。
周闞除了承認了風帆集團的董事長是一個江南大學叫周闞的學生之外,其他的並沒有透露多少。
網路上的資訊,熱度來的突然,去的也快,過幾天,這些訊息自然就會被其他的資訊所取代。
和那些千方百計想讓自己出名從而帶動自己麾下企業效應人的想法並不一樣,周闞還是認為做生意就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
畫大餅的做法或許可以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但究其本質只是空中樓閣,沒有對應的物品進行估值,概念上的東西,終究是差了點檔次。
處理完網上的風波,週一博則是帶來了一個新的訊息。
小牛集團的重組完成了。
重組後的小牛集團,風帆集團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姜文祿這一份投名狀可謂是下了血本。
他自己手裡面的股份只剩下了百分之十五左右,其他的一些股份都用來和一些公司做了一些現金上面的置換,基本都直接作用了股市上。
其中江南國資委的馬總在小牛集團的股份回流上面出了不少的力,提高了有力的資金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除了風帆集團之外持股最多的一家,一共佔了百分之十九的股份。
再剩下來的,就不值一提了,多是一些搭車的資本和散戶,沒有哪一家的股份超過了百分之五。
在完成重組之後,小牛集團的市值不降反增。
這倒是意外之喜,周闞本以為集團怎麼著也會傷筋動骨一下,卻沒想到股價在回流的最後階段靠著馬總的支援居然就此穩定下來。
原本兩百億的估值到現在為止翻到了320億。
漲幅超過百分之六十!
周闞在這一筆交易之中一共也就付出了相關的技術授權,其他包括資金在內的任何實質上的東西都沒有付出。
唯一應允的,就是十年之後如果集團表現不佳,周闞會拿出至少一百個億的資金來對姜文祿手中的股份進行回購。
可風帆集團在這筆交易之中,什麼都沒付出,就收穫了超過一百五十億的資產,儘管這些資金並不能夠完全體現,但如果以資本的角度作為槓桿的話,能弄出好大一筆錢。
只是周闞並不會這麼做而已。
小牛集團在接收股份重組之後,風帆集團立刻在內部透過了《關於對小牛集團所需產品的優先供應條例》。這到不是完全因為周闞偏心自家的孩子,而是因為如果是小牛集團的話,周闞可以親自盯一下新的標準,看看在實際的操作之中是否還存在著問題。
風帆集團在製作新電池的時候確實設計生產了相關的電瓶車,可是隻產一輛和量產還是有很多差別的。
這也是對小牛集團優先供應的原因之一。
按照生產計劃,風帆集團今年所有的電瓶車電池的生產量至少在700萬塊,而小牛集團因為有額外兩百萬的份額,總計生產新電瓶車的數量在250萬輛左右。
對小牛集團來說,除了必要的清庫存之外,基本上今年所有的電瓶車都會採用的新標準新規格的樣式了。
這應該也是第一家大規模使用石墨烯電池的產品。
喜歡我的心臟有高科技請大家收藏:()我的心臟有高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