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不知從那個旮沓冒出來的跨行從業者。
他們將會以極其野蠻的方式對整個市場進行降維打擊從而完成區域性或者全部的洗牌,再借此影響到被牽扯者本身。
姜文祿本身就是靠著這種方法成功在五年之內將小牛電瓶車做到了上市的規模。
從無到有市場最後呈現的反饋為至少在幾百億華夏幣。
他可以算的上是很成功了。
但正因為如此,姜文祿對那些有可能產生影響到自己業務的行業,是非常關心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期到會者雖然大多也是公司老總,但規模前五的企業老闆真正到場的,也就只有姜文祿一個人。
其他大多是先過來替公司打探一下前站,這也是正常企業的做法。
期初看到週一博的時候,到場眾人難免都帶著一點輕視。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週一博也不過才二十七八的年紀,對比他們這些在商海漂浮多年的老資格來說,屬實有點年輕了。
更何況對方也只是一個總經理並不是公司的真正老闆,用不著另眼相看。
或許對於規模大一些的集團來說,這種看似發自於內心的輕視,大概唯一的作用就是用來遮掩一下未來不得不寄人籬下向風帆集團低頭的事實吧。
週一博在會議期間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些人的心態。
不過他也是習慣了。
當初談各項手機業務的時候,各廠商的老闆還不是不拿他當人看。
後來等到石墨烯電池壟斷了高階手機電池市場之後,那些原本矜持而又體面的經理人們又妥妥的換了一副嘴臉。
都是混口飯吃而已,這一點都不寒顫!
週一博對他們的心態還是比較理解的。
要是換做了他自己奮鬥了半輩子到老了卻要在這裡安心的聽一個小輩指手畫腳,那心裡肯定難受啊!
只要不給公司下絆子或者帶頭敵視公司。
那在場眾人無論心裡怎麼看自己的,那都是集團的朋友,公司優秀的合作伙伴。
週一博很明白周總的想法。
像技術門檻低某些製造行業,周總是一點都沒有興趣去經營的。
在某一個預備方案中,如果出現風帆集團的產品被抵制的情況,那周闞將會在市場上眾多的電瓶車生產廠家當中挑選一家願意合作的。
讓他作為代理人出戰佔領這個市場。
加入被選中的公司體量比較小沒有這個能力,那也不要緊。
就是多打一些錢的事情罷了。
周闞還是有這個底氣的。
好在這種低智商的行為在這裡並沒有出現,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一切都是向著利益看得,就算是讓一個外行人來決定公司戰略,那也只能是滿足風帆集團的條件,儘可能的跟進腳步。
跟對了大哥,還怕將來沒有發展嘛?
先把相關的技術和好吃吃到嘴裡面才是真的。
喜歡我的心臟有高科技請大家收藏:()我的心臟有高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