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回到了學校的實驗室。
周闞的報告裡面提出了幾個有建設性想法的意見,並且裡面包涵了一些經過簡單驗證的公式。
至於潛航器最為關鍵的控制系統,周闞也在報告裡面提出樂構想,並且表示自己已經有初步的想法了,只是還沒有時間實踐而已。
啊,這!
原本楊燁挑選這個專案給周闞的目的就是這個專案他曾經完整的參與過,熟知裡面的每一個步驟。
如果是周闞學習的話,楊燁很容易就可以給他指導。
像現在他手裡的專案,很多都是需要推進實驗進度而不是學習,並不適合拿來教授學生,讓學生積累經驗。
可是現在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超乎了楊燁的發展。
周闞是像楊燁想的一樣,是一個小天才,學習進度非常快。
可是他是真沒想到,他居然可以在這個專案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
而且這個想法就拿楊燁現在的眼光來看,居然是有機會可以實現的!
這是天才...還是運氣?
這些楊燁不知道,也並不關心。
他在意的,就是要親自驗證周闞的想法的可行性。
如果經過處理過的資料是真實的,那這些資料就是有效的。
擱置了兩年的專案,很有可能重見天日?
比飛行器更早的邁向市場?
不,絕對不止這樣!
無論是飛行器還是潛航器,他的控制系統都是最關鍵的東西。
那麼,兩者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通用性。
比如說,可以透過驗證潛航器控制系統的穩定性,來重新設計構想一個飛行器的穩定系統?
楊燁忽然覺得,多年以來的堅持似乎可以看到了曙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最為關鍵的東西,居然在一個本科在讀的大二學生身上發現了!
實驗室的燈光從夜晚一直亮到天明,直到天色大亮。
驗證了一部分資料正確性的楊燁終於覺得身體有些熬不住了。
但是他的精神狀態,卻一直很好。
因為到目前為止,周闞報告中所設計的系統概念,都是沒有出什麼問題的。
資料也完全一致。
也就是說,這份資料有很大可能是真實有效的。
所以,多年以來困擾楊燁的問題,好像就真的被周闞解開了?
一時間,楊燁甚至有點分不清到底誰是老師,誰才是學生了。
懷著複雜且沉重的心情,楊燁撥通了周闞的電話。
“喂,楊教授啊,怎麼啦,請問有什麼事情嗎?”
又一天逃了實驗逃了課的周闞接到了楊燁的電話,他感覺自己有些心虛。
剛剛才想要去公司看看江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