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隊是亞洲球隊中較為“兇狠”的球隊。
在2004年亞洲杯決賽中,人們印象深刻的是,當10號中村俊輔走上領獎臺時,腳踝上仍然掛著沉重的冰袋。
那是被華夏隊球員多次鏟球所致!
中村俊輔這樣的做法,既是為了消腫止痛,也是為了向大家表明,華夏隊太野蠻了,在比賽中肆無忌憚地犯規,是卑鄙的行為。
當然,這場決賽之前,日本媒體也沒有忘記了攻擊華夏隊的“野蠻”。
但是,這種聲音並未引起多少風浪,很快消失。
在2007年亞洲杯上,華夏隊屬於比較“文明”的球隊。
他們得到的黃牌數量雖然不算少,但絕對不多,紅牌更是一張沒有,沒有造成一起對方球員的受傷,這使得華夏隊頭上的“紅黃牌大戶”的帽子悄悄地消失了。
日本媒體的指責也成了空xue來風,不攻自破。
20:35分,在入場式結束之後,主裁判馬修·佈雷茲一聲哨音。
比賽正式開始了。
今天的看臺上,密密麻麻坐滿了人,雖然不如小組賽時,韓國隊對陣印尼隊那場比賽,這座球場坐滿了87000人那麼壯觀,但6萬人也足夠多了。
印尼是這屆亞洲杯的賽事組織的最好的一個賽區。
在格羅拉·蓬·加諾體育場進行的幾場比賽,除了韓國對巴林那一場,觀戰人數都超過了萬人,印尼隊參戰的那幾場比賽,球場更是爆滿。
因為是決賽,到場的觀眾成分比較複雜。
除了兩支球隊的所在國球迷,以及東道主印尼球迷,還有許多亞洲其他國家球迷,甚至其他大洲國家的球迷,前來觀看,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球探、俱樂部經理人員,也是數不勝數。
亞洲足球雖然落後,但偶爾也能出現不錯的球星。
關鍵是,亞洲球員價格低,淘到好球員,那基本上都屬於價廉物美。
身穿藍色球衣的日本隊首先開球。
皮球在幾名球員腳下傳動之後,立刻飛向了日本隊後場。
這是日本隊的老套路。
日本隊的足球風格,相容了西班牙和義大利足球的精髓,雖然學的不倫不類,但對付亞洲球隊的效果很好。
他們的陣型雖然經常是52,但很少展開瘋狂的攻勢,總是看起來不溫不火,突然像一個刺客似的淩厲一擊,令人防不勝防,這和義大利球隊類似。
但是,日本隊所有戰術的核心,都是控球、傳球,這又與西班牙球隊類似,擅於把握比賽節奏。
華夏隊與日本隊交手,如果一味跟著日本隊的節奏走,會很吃虧。
因為,現在的華夏隊也是擅於把握由攻轉守那一刻的球隊,擅於在一瞬間,將自己的隊形展開,殺到對方禁區,實施破門。
從骨子上說,這兩支球隊是一種型別的球隊。
日本隊快攻能力更強、辦法更多。
華夏隊的快攻更堅決,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