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
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
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
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
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淩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
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祭罷天地,複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來日收拾軍器,但恨無馬匹可乘。
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當,趕一群馬,投莊上來。玄德曰:“此天佑我也!”
三人出莊迎接。原來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每年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
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
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後玄德深得民心,以人心之勢與佔盡天時之曹操,獨佔地勢之孫權相抗衡,天下三分,魏蜀吳,蜀吳聯軍共抗曹魏,後見蜀軍連連大勝,國事越發強盛,魏吳便聯軍抗蜀。
備稱帝一年有餘,便病逝白帝,其子劉禪,天資仁敏,愛德下士,乃是當世在位期間最長的帝王,堪比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無奈終究逃不過“皇帝信宦官”這一天道法則。
禪親政後信小人遠君子。可有那個皇帝身邊無小人?這也實屬正常。
禪乃仁君,乃明君,只可惜蜀漢氣數已盡,人不可逆天矣,天要人亡人必亡。
劉禪不戰而降,當時,他跟不肯投降的兒子說了這樣一段話:“現在大臣都說要投降,你卻仗血氣之勇,想要讓滿城流血嗎?”
是的,劉禪看得很清楚,倘若不投降,頑強抵抗,那隻會身敗,還會連累這一城幾十萬的百姓。
為了百姓們的無辜性命,名裂又如何?
蜀國滅亡後,劉禪被帶到了洛陽。
司馬昭招待他,而宴會上所演奏音樂舞伎跳舞蹈是蜀國的。但內容不怎麼好,像當年韓信玩的四面楚歌。
蜀國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而劉禪卻談笑自若。
換一個角度來講,此時的劉禪已為“魚肉”,“沒心沒肺”未嘗不是一種明哲保身。因此他還是中華歷史上亡國之後唯一得以善終的君主。
故而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這本書,將續寫《三國演義》和《西遊記》,但並不是接著原著續寫,畢竟那並不在同一個時代,所以時間將是現代。
中國神話、日本神話、西方神話、希臘神話都將在這之內,三國將轉世至現代,重演並封神。這本書會將所有的神話傳說融會貫通,成為一本現代版的“西遊記”和現代三國版的“封神演義”。
三位一體孫悟空,一體三魂。
這本書會盡可能地傳承原著,有些錯誤之處我會在下一部進行整改。
順帶一提,這本小說,就是《異次元妖魔錄》第八十三章中的那個濕透了的手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