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臨國重新接通了你們三州之間的電話往來,但你們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但用我做出來的這個,不僅可以與我聯系,而且絕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
她笑起來時像極了雍容華貴的金國公主,身上還有淡淡的麝蘭香氣。
趙構和她斷斷續續的聯系已經有半個月有餘了。
他雖然年紀大了,但多操作幾次還是能弄明白這個東西的用法,並且召集機密的要員幫忙操作和處理資訊。
雲祈給他的資訊彙總下來,一共有這幾條:
1.她人在金國而且可以左右君王的選擇
2.她希望以妃嬪的身份進入宋國,為趙構扳倒金臨
3.如今金國開始大面積栽種無用的糖菜,就是她的手筆
4.宋國如果想扳回局勢,唯一能做的就是與臨國共同建學,汲取科學之義
那神神叨叨的奇怪女人也好,自己面前的年輕後生也好,說什麼都繞不開科學二字。
趙構思索了半天,只吩咐下人先把辛棄疾帶到側殿休息去,看向那湯丞相問道:“你怎麼看?”
湯丞相從前就是求和派,此刻唯唯諾諾半天,自然說些表忠心表順從的廢話。
趙構摸著鬍子想了一會兒,半晌才開口道:“如果要與臨國建學,就需要確認一些事情。”
工匠之類的東西,是斷然上不了臺面的。
如果哪天宋國的丞相是個木匠,恐怕會笑掉周圍四國的大牙。
其實辛棄疾在之前的審問中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臨國的人各司其職,參與政事的人去鑽研通政之學,發展科技的人則一門心思的撲在實驗室裡。
文理並行著發展,才會互相裨益。
但宋國想要文理並行,是絕不可能的。
儒學就是他們的立國之本,一旦動搖就等於在威脅帝王的位置。
所以趙構更傾向於雲祈的提議,也就是隻單行理科,且限定學習理科之人的發展未來。
他們所學到的一切知識都應為皇家服務,可以給予重賞鼓勵,但絕不能讓他們觸碰到權力。
能管著他們的,必然是通讀四書五經的正派讀書人,只有這樣他才肯放心。
從前陸遊等臣子的計劃是,把這些從揚州拉來的人召集起來編書,以為他們知道的奧妙就足夠與臨國抗衡了。
在他們的估計裡,臨國就像個藏著一顆寶石的富人,只要把他最在乎的那顆寶石奪走,就不用害怕任何事情。
可伴隨著與臨國的接觸加深,伴隨著辛棄疾在八十餘次審問裡的辨答,還有那突然出現的詭異女人所說的話語,都在不斷地確認一個事情。
臨國有的,不是幾顆寶石,而是一山的礦藏。
柳恣在收到趙構的來電時略有些驚訝。
感覺這兩年裡老趙跟被拍著腦袋開了竅一樣,如今居然還提議派生員來臨國讀書留學了。
這種積極的態度有些反常,確實合乎臨國利益的。
因為臨國缺讀書人,非常缺。
伴隨著參政院那個實習生的提議被採納,揚州城不僅開設了成人夜班,廣陵學院擴招了兩個班,同時有新的一批城南城北中學畢業的學生被分配到了科研所和教育院,開始參與不同性質的工作。
如果單純說能夠推廣九年制義務教育裡內容的老師,或者是能講授初高中重難點知識的老師,自然是夠的。
他們缺的,是能夠投身於研究院,開始參與文獻整理和技術實際運用的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