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一共提了四條政令。
第一,全面清點商部資金流入,統計並核查所有官員的投資明細,並且即時傳呈最新的記錄。
第二,商部高層換人,同時紹興製造和隆興製造的最高管理者也置換為指定文臣進行輪換。
第三,限制新工業區發展領域,進一步限制民間資本注入。
第四,解除部分招商優惠,並且提升新工業區地價。
這裡頭的要求,一條比一條狠。
他打定主意了要敲骨吸髓的把這合資工業區的紅利全部奪走,還不讓那些既得利益者再染指其中的任何事務。
而且如果大清算正式開始,明著只是統計資金和賬單,實際上就是在一家一家的清算家産核查貪腐。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根本不能算貪汙受賄了。
是以權謀財。
當時在場的不僅有商部尚書和商部侍郎,其他幾個正一品正二品的大臣也來了六七個,這其中只有一個不是那茗秋詩社裡的人。
湯思退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寫了密語遞訊息出去,緊接著雲祈就得到了訊息。
趙構在談這些事情的時候,沒有給他們任何的情面,也沒有明著點破任何東西。
雖然對商業和工業一竅不通,可怎麼也可以說,是做了幾十年的皇帝。
如果他點破,說出來自己瞭解了多少,就等於暴露了自己不瞭解多少。
趙構只留了個神秘莫測的背影,試圖進一步引發這些臣子的恐慌。
也確實成功了。
當天夜裡,所有核心利益者全部到齊,且江銀城的許多人都到了茗秋詩社秘密購置的莊園裡。
這莊園對外是蔣芾賞給寵妾賞魚觀鳥的地方,但進出限制極為嚴格,所有家丁僕從都經過極為嚴格的挑選和訓練。
而這莊園之內,不僅象牙雕金玉枕應有盡有,電視電腦電燈一應俱全。
張治業在人前來回踱步,用方言罵了句髒話,又開始一言不發的抽煙。
陸遊抬手扶額,頗有些頭疼。
他並沒有想到趙構一上來就採用這麼激烈的手段,這其實根本沒有好處——
如今的陸遊早就在接觸張胡等人之後學習了大量的現代知識,也隱約知道了這些臨國人為何神異如此。
越來越多的開眼者在明白這些人是來自千年之後的現代人,可沒有人會主動把這件事說出來。
古代和現代的區別之一,就是商人的能力與影響力。
古代的商,是小商,是買賣魚蝦水果的小販,定多也就接觸些瓷器之類的手工行業。
可現代的商,但凡動搖起伏,聯動的是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的生計,更是價值上千萬上億甚至上百億的資産。
這其中的差距,猶如螻蟻與彗星一般。
在臨國沒有出現之前,宋代的商人都還是個體化經營,沒有工坊更沒有手工工場,群商之首也不懂什麼集體化經營的概念,只是在不斷地賺取差價擴大生意門路而已。
這一切,便是趙構的僅有認知。
可是現代的商,是擁有數萬人工廠的領導者,如果從公司走向集團,其影響力更是能讓一方政府為之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