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 雙章合一
“娘子, 你是何時知曉包氏底細的?”蔣羨從未聽錦娘提起過啊。
錦娘撥了撥手上的鐲子,漫不經心的道:“剛來吳縣時,我就有意和包娘子交好。她除了待身邊的巧兒不錯, 旁的丫頭婆子甚至是通房都是作踐的很, 我自然能夠收買一二,探聽了這處訊息。後來為了證實是不是真的,我偶然在包大嫂面前提起此事, 她尚未反駁, 我就知曉七八分真了。”
“見微知著,娘子實在是高明。可為何從未聽娘子與我提起?”蔣羨又是佩服又覺得不解。
錦娘微微嘆了口氣:“其實我並不覺得這算什麼大事, 她能以一個丫頭的身份做縣尉娘子,與我是一樣的。但見她如今喪心病狂四處宣揚, 我自然以彼之道還之彼身。”
原本以為擊敗包娘子後, 妻子會非常高興, 沒想到她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高興。
只不過這包娘子是個外人,然而榮娘那裡蔣羨甚至動了殺心,他遂笑道:“我知道娘子素來是別人打你一拳, 你回一拳過去。可是官場不是這般, 若咱們不提前做準備,倒黴的就是我們自己了。娘子,該斷不斷反受其亂。試想,你若是巨細無遺的把她曾經是馮勝之妻,還有她曾兩度被捉姦, 她爹因為偷馬的事情被人打癱告訴她的鄰居, 她還過的下去嗎?”
“娘子,你這位大姐姐,我看——”
“郎君, 她這個人算不上什麼大奸大惡的壞人,恐怕也是被人誆騙才說出我的事情。再者她父母雙亡,又被枕邊人算計,日後也沒人那麼無聊,既然如此,我去警告她一番就好了。”錦娘忙道。
她一直知曉蔣羨是個頗有手段的人,現下手段比以前更淩厲,鏟除心懷叵測之人毫不留情,天生混官場的好料子,若是他對付榮娘,恐怕就不像馮勝還留一條活路了,因此,她連忙在前面攔下。
不是為了榮娘,而是為了蔣羨。凡走過必定留下痕跡,動了殺心就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蔣羨見錦娘如此,只好嘆了口氣,扶著錦孃的肩膀道:“好,我都聽娘子的。”
很快到了十月初一的暖爐會,榮娘這次沒有等到阿盈豐厚的暖爐之禮,反而被阿盈指責道:“大娘子,你為何把娘子的事情到處傳揚?”
“我,我沒有啊。”榮娘擺手,覺得自己很無辜。
阿盈冷哼一聲:“人家都去縣衙說了,說是你和一個包嫂子說的。”
榮娘想起上次有個自稱是苦主的找她,說是想求她打探一下錦孃的喜好,如此讓縣尉好幫她家訴冤仇。榮娘不忍心,只好說了一些錦孃的喜好,喜歡刺繡雲雲。那人就好奇說錦娘如何學的,她就把錦娘在大戶人家做丫頭學的如何辛苦的事情說了。
她反應過來:“我不是故意的。”
“大娘子,咱們娘子再怎麼不是故意的,也不會把你和離,被人捉姦,還有你的家事到處和別人說吧?娘子說了,您在京中既然已經被大家都認為去世了,那她日後也這般認為。”阿盈都跟著生氣。
榮娘連忙道:“你小點聲音,小點聲音。”
阿盈都氣笑了:“看來您也知道往事不堪回首呢,何必呢。”
榮娘攤手:“可我說的都是錦孃的好話啊……”
她說再多也沒用了,連阿盈都聽不下去了,扭頭就走了,上了馬車就對陳小郎道:“日後咱們不必再過來了。”
陳小郎一甩馬鞭:“好,我也不願意過來了。”
榮娘看著馬車消失,又聽她婆母進來道:“可是她小姨家的人來了?”
“是,說是我妹子她們要調職了。”榮娘道。
她不能讓婆家人找到錦娘,錦娘此人報複心很強,若是她說了自己的事情,婆家如何看她?現下婆家只是知曉她是被尚大郎救下的,並不知道以前那些過往。
錦娘則聽阿盈說榮娘還抱怨,不禁道:“若非是我,恐怕她命都——罷了,日後就當沒這個人了。”
其實她現在已經並不憤怒了,因為她是真的不在乎了,而且也切身體會到了,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從此,榮娘這個人她就真的當不存在了。
又聽外面的人遞了一張梅紅色的帖子過來,錦娘開啟一看,竟然還真的是熟人。原來是先前在文繡院的顧繡頭,當年她聽了自己一席話之後,遂回江南打理家業,二人說起來有十年未見了。
當初錦娘來平江時,還在想能不能碰到他家,後來聽本地這個顧家說她們家的家業早就搬到臨安去了。
兩日之後,錦娘在縣衙見到了顧繡頭,那個曾經的“時尚潮人”,衣裳仍舊是名貴的緊,但太過端莊了,和以前精於打扮的她完全不同。
她見到自己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和離了,一言難盡。”
錦娘聽到她和離了,反而笑道:“繡頭你才貌雙全,家俬豐厚,人還青春年少呢,到時候再找一位更好的便是了。”
顧清茹笑道:“這麼多年了,你還叫我顧繡頭呢。我小名清茹,你若不嫌棄,直接喚我的名字就好了。”
多年未見,顧清茹和吳縣顧家也是族親,互通有無,但見錦娘身材相貌與以前大相徑庭,此時的她氣質嫻靜婉約,外表雍容端雅。顧清茹自然不會再提人家以前多胖的事情了,那不叫敘舊,那是給人難堪。
故而,她一點都沒有表現出異樣。
甚至她上門來訴苦,其實也是把自己的把柄暴露給錦娘,行商的上頭若是沒有人護著,那可就很難在一處紮根了。好在錦娘真的很好,她不僅沒有因為自己和離就看不起,反而還說自己青春年少,她這些年成婚,一把青春真是餵了狗了。
見狀,錦娘感嘆:“原本我來平江還以為能和姐姐見一面,沒想到聽顧老夫人提起說姐姐嫁到臨安去了,還遺憾不能見面,沒想到現下咱們倆就聚上了。”
顧清茹來尋求錦娘幫忙,自然也得把自身遭遇說一說:“是啊,當年我從文繡院出來,回來後幫我爹打理生意,便說了一門親事,嫁給了臨安府的一處官家。他家幾代做官,仕宦人家,據說是欠了一大筆錢,遂娶了我。郎君和我琴瑟和諧,我們婚後還生了個兒子,亦是聰明伶俐,可婆婆總是不滿,總說是因為我,郎君才科舉無望。這些我都可以置之不理,偏偏後來連郎君也……”
錦娘喊了一聲“顧姐姐”,顧清茹回神來,才說了自己的打算:“不說這些了,臨安的鋪子已經給了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如今我打算在平江府重開鋪子,好在有族親在,又有縣尉娘子你在,否則,我也只敢收些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