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 84 章 雙章合一
一艘大船在河道行駛, 天下起了濛濛細雨,窗戶已經支了一條縫,透過窗隙往外看, 似薄霧沒有化開, 驀然有一等杳靄流玉之感。
錦娘現下已經在船上三日了,大人適應過來了,孩子們也沒有生病的, 她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可以坐在窗邊放鬆一下了。
好久沒有這般閑暇了,錦娘做活差不多十六年, 無一日是真正歇息的。
阿盈端了一壺茶過來,不一會兒又用小梅花攢盤, 裝了松子、荔枝、圓眼、香蓮、榧子、榛子在方桌上。她又很感慨的道:“娘子, 咱們日日在繡鋪忙著, 乍然清閑下來,我都不知道做什麼好了。”
錦娘笑道:“傻丫頭,繡鋪也不是長久之計, 我即便在汴京也做不了幾年了。”
“為何?”阿盈不解。
錦娘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九歲開始進繡坊, 現下都十六年了,我的身體已經不如之前了,大部分久做的繡娘,三十歲左右,眼睛就開始模糊不清, 無法看清楚一丈以外的地方。”
阿盈想起朱繡娘, 似乎就是如此,遠處走近個人都看不清楚。
她明白了,也不得不說娘子想的是對的, 於是她道:“日後我就好好伺候您,把身體養的好好地。”
錦娘笑了笑,說真的,她不再日日做針線後,腰痠背痛的情況好了很多,甚至睡眠都好了很多。但她握著阿盈的手道:“你平日多跟著方媽媽學學,將來和官家娘子們應酬,你可是我最大的幫手。”
“嗯。”阿盈重重點頭。
主僕二人喝了一壺茶,錦娘又把窗戶關上,到榻上看書。她還是很滿意這艘客船的,不大不小,裡面床鋪齊全幹淨,從汴京到平江軍,據說無風浪大雨的情況,二三十天就到了,但錦娘專門問過那人,一般都得兩個多月才能到。
甚至價錢還不菲,包含吃食雜費在內,她們這一趟就得花三百貫。
不得不說是真的昂貴,但是這也沒辦法,孩子太小了,坐船可以減少換乘。這也是有些官位為何孤身上路的原因,可以省下不少錢。
不過聽說週四姑娘隨丈夫到富陽縣任主簿一職,富陽縣在杭州,耗費更多。
要說吳縣和富陽縣誰好,肯定是吳縣,宋朝的縣按照除赤、畿外,有望、緊、上、中、下劃分,吳縣是望縣,富陽縣是緊縣,且吳縣更為平江府的首縣。
看了會兒書,又吃了幾口飯,很快就到了夜裡,蔣羨從外面回來,錦娘指了指鐵湯瓶:“裡面替你裝的熱水。”
旅途中洗漱不方便,還好錦孃的鐵湯瓶解決不少問題,夫婦二人每日讓廚下打了熱水過來,梳洗洗漱不在話下,因此身上也頗潔淨。
蔣羨把鐵湯瓶拿到屏風後面,先細細的潔牙,又把熱水倒出來,兌了些許涼水,把身上洗了個幹淨,換上寢衣,才喊阿盈進來收拾。
好在晚上她們夫妻不必丫頭守夜,阿盈這邊清掃了房裡之後,就回房歇息去了。
她們是包的船,也沒有閑雜人等,大家倒也放心,況且蔣羨有官身,些許人並不敢造次。
“娘子,你睡了沒有?”蔣羨問道。
錦娘打了個哈欠:“怎麼了?是不是坐船坐的太疲乏了。”
“不是,我是問你是不是還是因為花了三百貫心口疼?”蔣羨道。
錦娘知道他是打趣,遂笑道:“也沒有啦,我只是沒想到要花這麼些錢,還好咱們帶的銀錢夠。”
蔣羨摟住妻子道:“我哥哥是一人赴任,嫂嫂留在家中,可我就希望娘子陪著我。”
“我也希望陪著你啊,所以我從未想過同你分開。”錦娘鑽進他懷裡,聞到一股好聞的味道,忍不住貼在他身上。
蔣羨有些得意,這是他離開汴京時親自去挑的澡豆,還的確好聞,瞧他娘子這般,就是很有用。
二人一夜睡的黑甜,早上錦娘起來時,窗外有小雀兒打架嘰嘰喳喳的,她和蔣羨才起身。早點是船孃做的,因為船上一般只吃兩頓,所以都很紮實。
早上一盅五味肉粥,一份煎白腸、豬胰胡餅兩張,再有慄糕、乳糕,還有糟黃芽、糟瓜虀等等。錦娘和蔣羨還有女兒筠姐兒三人都吃不完,還分給阿盈和習秋吃。
方媽媽又在一旁的小幾上吃,正聽錦娘和蔣羨說道:“我見有官員從家鄉到汴京,總會帶些土産去賣,不知咱們能不能也沿途帶些特産到吳縣去出售一筆呢?如此,好歹抵一些差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