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娘這才搞清楚,這位蔣六夫人原來是三姑爺蔣放之母,只是蔣放過繼出去了。
正好她也不認識這群人,只道:“沒關系,千萬不必自責。”
香茗卻笑道:“雖說大夫人拒絕了,但我看蔣六夫人可不是一個妥協的性子,大夫人若是不說三姑爺倒罷了,若說了三姑爺,恐怕以六夫人的脾氣,更要來說親了。如此,我也長話短說,六夫人一共生了三子一女,長子早已成婚,次子過繼,女兒也早就出嫁了,唯獨只有小兒子十六郎還未成親。”
“他書讀的不錯,人更是一表人才,還比姐姐小幾歲,我看配姐姐正好。”
說罷,聽外面的人在催,她又趕緊起身:“我是替大夫人上香去的,不敢久待,這就走了,姐姐這幾日得做好準備。”
雖說錦娘覺得這事兒虛無縹緲,但也不忍心拂了她的好意,還笑道:“你放心吧。”
這種事情她當然是誰都沒說,繼續裁剪荷包,又把陳小郎喊進來道:“之前跟一位福建的客人買了一端建陽小紗,你把它送去高家染坊,讓他們跟我染成這兩種顏色,喏。”
建陽小紗一端才五百文,若是染成緋紅色盒碧綠之色,工錢算上,也不過一貫。
她的布匹也不全是找瞿鳳英家拿的,有時候也會自己去淘一些便宜又好看的,現在她開始裁剪一些荷包,這些既可以做搭頭,也可以排滿一整條都很好看。
繡了一對荷包之後,錦娘才開始幫這位劉娘子繡花,她已經是完全沉浸在繡花的部分了,如今阿盈完全應付一般的客人,錦娘也不會擔心。
卻說香茗上完香之後便回去覆命,蔣夫人正為四姑娘的親事煩惱,原本想把四姑娘說親給韓效,沒想到韓效又娶了劉計相之女。
想起劉計相,她又想起蔣六夫人劉氏,不免跟歸寧的大女兒道:“你是不知道,你這位六舅母是鑽到錢眼裡去了,竟然要娶一個商賈婦人。”
周大姑娘那日元宵因侍奉婆婆走的早,還是四妹妹告訴她,以前給她們做衣裳的錦娘竟然跟變了個人似的,不僅如此還手裡有一份好錢。如今,大姑娘早已不是閨中風花雪月的姑娘了,她做人媳婦這麼幾年,知曉錢財重要性。
因此,她道:“六舅舅屢試不第,又素來喜歡附庸風雅,家業凋敝,所以見到人家有房有鋪就動了心。只不過,要找也得找真富的人啊,我倒是認得一位,她家開珠鋪的,我們常常在她家買,不如讓女兒去介紹一番。”
“如此也是,我聽聞十六郎本在劉計相處讀書,不知怎麼又不讓他去了,你可知道原因?”蔣氏不喜歡六夫人,但還是挺喜歡蔣羨的。
周大姑娘就頓了一下,才難為道:“聽說是荀大娘子不滿劉大郎君和羨哥兒過從甚密,您也知道,是劉計相見羨哥兒聰明,才留這位遠房的親戚在那兒讀書,正好他和劉大郎君關系親厚。不知道劉家或者荀家甚至是某些下人都看不慣,說了不少風言風語,所以攛掇荀大娘子鬧了一場,計相只好讓十六郎出去了。”
“真是無妄之災,也不能說十六郎生的好看,就造這般謠言啊。”蔣氏道。
蔣六夫人也是如此說,她原本想找蔣氏幫忙做媒,也不完全是因為錦娘錢財的問題,還有就是錦孃的確是貌美過人。在她看來,打破兒子身上斷袖之癖的謠言,只能替兒子早日娶妻。
就是沒想過蔣氏不同意。
她看著面前的小兒子,很是心疼:“咳咳,你這位姑母只會說什麼商賈之女,她家二房老爺還不是行商賈之事,她幾個女兒若是沒這個做商賈的叔叔,能有那麼些嫁妝嗎?連縣主郡主都有嫁商賈的,咱們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也是翰林的女兒,你大嫂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兒,又怎麼樣呢?當時,我就說一個窮官女兒進門來大家一起受窮,你爹偏不聽我的,結果賣了一處鋪子做聘金,她伯父發嫁她過來才二百貫嫁妝,還籌措了許久。現在看來,咱們家是越來越拉胯,我的身子越來越差,你爹你哥嫂誰會管你?他們也無力管你。”
“我見那位魏娘子,不僅美貌多才,還很擅長經濟。最重要的是,為人謙遜,又十分孝順,也別再學那些人得隴望蜀,一直想著等中了進士再娶妻。你才十七,中進士不知道還有多少年,若我一去,誰管你呢?”
……
錦娘也是沒想過她娘突然說起要去仁王寺上香,羅玉娥還道:“你若要嫁一個好郎君,就得誠心求菩薩保佑。”
“那也不該去仁王寺啊,那裡離咱們這兒有些遠啊。”錦娘道。
“雖說遠一些,可是清靜,咱們也能吃一頓齋飯回來。”羅玉娥笑道。
說完,她又神神秘秘的道:“錦娘,今兒吳侍詔的夫人突然來我家裡,說要替你說一門親事。說出來,連我都嚇了一跳。”
見說到自己的親事,錦娘也不裝矜持了:“如何?說的是哪家?”
“也是一官家子弟,曾祖做過宰相,只是祖父母雙亡,他們家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了,其母也是翰林的女兒,父親也是讀書人。家中也有三進帶大園子的宅子,就在南薰坊,還有一處金梁橋的五間闊面鋪面,兩百畝水田。”羅玉娥喜的都合不攏嘴了。
錦娘笑道:“這般好的人家,怎麼會說我呢?”
“你,你也別妄自菲薄,你如今也是有宅有鋪的人,且這些都是你的。那戶人家卻有兩個兒子,將來父母不在了,分家也未必能夠分到什麼。”羅玉娥覺得自己女兒做娘娘都可以。
錦娘微微頷首,“那女兒就去見見,若是不成,您可別勉強我。”
“那是肯定的,我何時勉強過你呢?”羅玉娥攤手。
錦娘想來也是,反正見了面,即便中意,也會打探對方脾性,又不是相看了就成婚,如此便同意了。
阿盈得知錦娘要相親,想起錦娘捨不得打首飾,她用自己的私房錢幫錦娘在外面買了一隻珠花幫錦娘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