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章 雙章合一
之前程牙人說過文繡院的月錢是每月月糧兩石, 米豆六鬥,全部折算成糧食發放下來,她還去外面和文繡院合作的書鋪讓人寫了個小木牌, 木牌上右邊大大的寫著文繡院三個字, 中間一行字寫的是繡畫科花鳥局 最左邊一書魏小娘子,工本費一共十六文。
魏雄聽說女兒中選了,父女二人忙回去告訴羅玉娥好訊息, 家中自然十分歡喜。
錦娘知曉自己入選, 也拿了十二貫給爹孃,讓她們趕緊去買一輛驢車。
自家有個車還是方便些, 到時候發糧食的時候,直接自家用驢車拉回來, 豈不是更方便, 只是她道:“這草料就由你們平日打理了。”
一家人雖然在一處住, 但是真正過日子起來,還得你來我往,大家先把話說在前頭, 如此反而更好相處。
羅玉娥笑道:“放心, 草料我們買就是了。”
“嗯,像平日爹孃買菜油鹽醬醋做飯洗衣服你們負責,其餘的柴、炭、皂角粉、米由我負責,如此咱們都分擔點。”錦娘提出道。
爹孃當然不肯,他們要都出了, 錦娘卻道:“話不是這麼說的, 咱們長久的住在一處,我也這般大了,開始掙錢了, 大家互相貼補,日子才好過一些。”
如此,爹孃方才同意。
一家人相處也是有訣竅的,父母疼愛你不假,但也真的不必總把自己當小孩子,理所應當的讓人家付出。
文繡院入選之後,還要三日之後方才能上工,錦娘便買了繡架在家,開始繡起荷包來。羅玉娥不理解道:“怎麼現在還做這個?不是說已經考上了麼?”
“這是拿去錦繡閣的,文繡院的月錢不多,我得有些別的收入才行。您不知道,錦繡閣是不許隨意佔他的地方售賣的,必須是先從荷包扇套這些入眼了之後,才會留一小塊地方給你去賣成衣。”錦娘伸了伸懶腰,繼續低頭做。
羅玉娥看著女兒道:“你還真是上進。”
錦娘笑道:“肯定要堅持的,女兒正年輕呢。您不知道文繡院多大,我一個人就能分三個繡架給我,各種絲線絨線畫冊什麼都有,真是太好了。”
羅玉娥把火盆往女兒這裡挪了挪:“你有了籌算,我們也放心了,年貨我們都備下了。”
“嗯,家裡的事情都請娘安排,日後咱們家肯定會蒸蒸日上的。”錦娘笑道。
又說馮勝那邊聽到瑩娘要買宅子的事情,也是對榮娘道:“這也太冒險了,步子跨的太大了,誰不是小宅買了再換大宅的,她才那麼點錢就想一步登天了。”
“我也這麼想的,她怎麼借了那麼多錢啊,我想都不敢想。”榮娘覺得都有點害怕,但不知怎麼又覺得這些堂妹們似乎一個比一個沖的厲害。
馮勝飯還沒吃幾口,就聽人喊,他連忙起身對榮娘道:“晚上我要去幾戶人家,就不回來了,你帶著麟哥兒先睡。”
也別說馮勝錢掙的多,但他也是很辛苦,夜裡上門看診幾乎是家常便飯。
有時候熬夜回來,早點幹脆就在外面吃了回來。
榮娘只好道:“好歹把飯吃了走啊。”
“不吃了。”他趕緊去拿藥箱,他一個外鄉人,要在汴京幹出一番大事業來,哪裡能停下腳步啊。
屋子裡寂靜的可怕,又只有她和麟兒了,小孩子這個時候都已經睡了,就又只有她一個人了。出去又不能出去,在家中又寂寞無趣的緊。
其實她根本不需要馮勝這樣拼命掙錢,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強。
隔日是臘八,榮娘親自熬了臘八粥後,就讓車夫去臭水巷,畢竟她兩位叔叔都在那兒。只是沒想到二叔家裡,也買了新的驢車,她過去的時候,二叔正取下車套,牽驢進門。
“榮娘來了。”
只見二叔母走了出來,她鬢邊簪了一朵絨花,耳朵上戴著珍珠耳墜,綠色大布襖配著挑線的紅裙子,倒似和往常不一樣了。
榮娘趕緊笑道:“我是來送臘八粥的,怎麼叔叔買了驢車麼?”
羅玉娥道:“還不是我們錦娘出錢買的,若沒個車出去也不方便啊,到時候錦娘去文繡院上工,揚哥兒要讀書,都得要車接送才行啊。”
榮娘驚訝:“錦娘這麼快就已經找到差事了嗎?”
“那還有假,文繡院的差事比在別人家做女使可是強太多了。”羅玉娥提起來嘴都笑的合不攏。
二房宅子不大,卻收拾的溫馨,廚房裡燒著汩汩的熱粥,堂屋的小廳放著幾樣細點,二叔母還從鐵湯瓶裡倒了熱水泡茶給她喝,不一會兒,錦娘也出來了。
錦娘在家中幾乎沒什麼打扮,穿的粉色半舊不新的厚襖,底下穿著綿褲,外面罩著一條碧色三澗裙,面板倒是變好了些,只是還有黑眼圈。
榮娘拉著她的手道:“怎麼考上文繡院也不與我們說一聲,正好我們也該上門道賀的。”
“又不是什麼當官作宰,或者中了進士,哪裡還要專門去說。”錦娘陪著說了幾句。
榮娘又起身去了三房,錦娘則嘗了嘗榮娘送過來的臘八粥,然後對她娘道:“大姐姐熬的爛熟的,還挺好吃的。”
“恐怕熬了一晚上呢。”羅玉娥也吃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