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哥兒笑道:“喜歡吃你們多吃些,等會兒若是不夠,再在我這裡夾。”
同窗們也都很有分寸:“夠了夠了。”
寧哥兒吃完飯,又去外面掬水把吃完的碗筷都洗了,再回到房舍把家裡送的皮襖皮靴穿上,又往床下多墊了一層毛毯,覺得暖和了,才開始讀書。
耳邊聽況小郎在道:“我若是考不進太學,家裡就不讓我讀了。”
寧哥兒看向他:“你也不過就比我大幾歲,怎麼你家就不讓你讀了?別說洩氣話,逼自己一把,會成功的。”
他其實根本就不是什麼神童,也不是真的能熬的人,但是他會找法子加上自己的毅力,只求考中太學就好,國子監的解額可是比外面多多了。
若是能考中進士,娘就能母以子貴了,將來不用爹,他自己就能跟娘求誥命,看誰還敢瞧不起娘?
想起在魏家時,母親因為並非魏家真正的小姑子,做的總比人家多,辛苦繡的繡像也白白送人,七表哥過來自家,像菩薩似的供著。
還有他聽說當時爹爹要讀書,娘懷著他一針一線的賺錢,不得不大肚子還要坐著刺繡,他都忍不住哭了。
臘月轉瞬即逝,到寧哥兒回家時,已經是年底了。
家裡熱鬧的緊,原來是大名府的東家送銀錢來了,汴京莊子上也是送的雞鴨羊過來,都聚在一起了。
錦娘看到兒子回來,立馬道:“快來吃杯熱茶,咱們再好好說話。”
寧哥兒笑道:“娘,您上回說想吃我們府學的饅頭,我給您帶回來了。”
“真的啊,那讓人拿去廚下沏熱,等會兒我就吃。”錦娘聽聞他們做府學饅頭的師傅,是做太學饅頭的兒子,太學饅頭她想吃許久了,但揚哥兒一個慢郎中,哪裡記得住這些,還是自己兒子上心。
寧哥兒見娘親眼睛都亮了,忙道:“娘,下次兒子再帶回來給您吃。”
“還是你自個兒吃吧,別餓著自己。”錦娘對兒子的孝心很受用。
寧哥兒又跟錦娘說起很多學裡的事情,錦娘很少一驚一乍的,都是站在兒子的角度去分析,時不時誇一誇。
錦娘還道:“你平日愛抱著娘給你做的小馬睡覺,那小馬你不讓丟,娘幫你縫好了,等會兒記得去看呀。”
小馬就是兒子的阿貝貝,她也從來不覺得兒子大了,就得把玩具丟了。
寧哥兒又求錦娘:“兒子若是考上太學了,能不能在家裡住啊?兒子實在是不想住學舍了。”
錦娘看兒子的樣子,忍不住點頭:“好,這個小要求答應你。”
寧哥兒歡喜不已。
蔣羨從外面走進來,還笑道:“你們說什麼呢?”
寧哥兒做了個鬼臉先出去了,錦娘則和丈夫道:“怎麼你們沒事兒,我又上火了?”
蔣羨哭笑不得:“我也不知曉。”
“今日塌房那邊的分紅送過來了,我想等明年,咱們置辦一座兩進三開的宅子,到時候兩個兒子若是分家,都有地方住。”錦娘笑道。
蔣羨撓撓頭:“娘子,你這未雨綢繆太早了些,咱們大的還沒十三歲呢,小的才五歲呢。”
錦娘看向他道:“你不要以為咱們年紀大了,錢就越多,殊不知人能夠賺到大錢的時日也不過那麼幾年。趁著有錢的時候置辦一些産業,又不傷筋動骨的。”
“好,聽娘子的。”蔣羨想著兒子們還小,但推人及己,自己當時的情況也是一言難盡。
錦孃家裡把女兒的嫁妝幾乎攢了九成了,就沒有太多額外開銷了,心情當然是很好。
中午用飯時,錦娘素來吃飯都很能讓身邊的人饞嘴,今日吃兒子帶回來的灌漿饅頭,才吃了一口,定哥兒就巴巴的舔嘴唇:“娘……”
錦娘失笑:“這是你哥哥給我的,你問哥哥,能不能也給你嘗一口,若是可以,我就給你吃。”
定哥兒“唰”的一下看寧哥兒,寧哥兒當然同意,他之所以同意也是因為母親尊重他。見狀,錦娘把饅頭給小兒子咬了一口,定哥兒嚥下去,搖頭晃腦的,跟吃了神仙丸似的。
看的眾人都笑了。
飯畢,錦娘和筠姐兒又打理家務,筠姐兒以前是錦孃的小助手,現下幾乎都可以自行打理家中事務,核對賬本分派活計獎懲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