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雙章合一
周家人初時聽聞這個訊息時, 猶如晴天霹靂,沒想到最後最鎮定的人反而是張氏。她正和婆母蔣氏道:“嶺南路途遙遠,孩子們年紀都還太小, 想請婆母幫忙照看一二。兒郎長大人, 能讀書識字很好,姑娘家不過是一幅嫁妝罷了,咱們家田地總還有幾畝。”
蔣氏常年和張氏不和, 但見她這般說話, 在情在理,便是呂小娘也道:“太太不若答應了吧。”
整個周家還有周二老爺在呢, 杭州還有祖宅,蔣氏點頭:“我的兒, 難為你想的周到。”
張氏又要趁機遣散妾侍:“似香茗、郭小娘幾個都正青春年少, 難道還要跟著我們去流放之地。她們要跟著去的, 我不攔著,若是不願意跟著去的,我準她們把箱籠準許她們帶走再醮都成。”
周存之萬分不捨郭小娘, 但又想著小兒子太小, 所以對郭小娘道:“我今日雖然得罪了執政,但日後一旦起複,必定能夠捲土重來。你身子素來弱,不若跟隨太太去杭州,好生養著哥兒。”
“嗯。”郭小娘答應下來, 她漂泊數年, 難得遇到周存之對她如珠如寶的人,驟然分離,她除了含淚哭泣, 竟然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為了周存之的事情,蔣放也是跑前跑後,但收效甚微。
“申參政惜才,心胸也開闊,可是呂方之卻是心胸狹窄的小人。等日後,我再徐徐圖之吧。”
周存之此時倒似想開了一樣:“且不必如此,其實自打集賢相下臺,我就似有所感,只不過尚絕僥幸罷了。”
在一旁的孫世琛道:“若是蔣叔時在還好點,他和呂方之、成待制關系都不錯。”
孫世琛受這兩位提拔,才能到待禦史這個位置,但是周存之真的出事時,他卻置之不理。蔣放就見不得他這種人,又聽他提起蔣羨,更是道:“硯然兄,你既然在禦史臺,怎麼此次全然無動於衷?”
“這……我初來乍到的,不敢說話。”孫世琛被懟了之後,暗道不妙。
三人不歡而散,等孫世琛回來之後,正與週四娘子道:“我現在也不知道在這個位置上做多久,趁著我還在位,快些把大娘二孃的親事定下吧。”
總歸孫家在老家還有田畝,週四娘子手裡也還有田地,也算夠一家人生活了。
“如此倉促,又能定下什麼好親事?”週四娘子搖頭。
孫世琛道:“上回我說把大娘說給她三姨的兒子,偏你又不同意。”
那可是親戚,親戚怎麼能夠成親?豈不是□□嗎?古代人不懂這個道理,她這個現代人怎麼可能不懂。
週四娘子道:“不打緊的,指不定二哥何時又回來了。”
“回來?哪裡有這麼容易?罷了,罷了。”孫世琛嘆了一口氣。
卻說香茗這裡也踟躕著,她有女兒,可是女兒嫁出去之後呢?顯然張氏是覺得周存之遲早會回來的,所以遣退妾侍,將來等周存之歸來,她便是患難夫妻。
不行,她不能夠在這個宅子裡耗著了。
她不是郭小娘,生的到底是兒子,又有太太們看護,手裡還有錢。她等女兒出嫁後,卻只能青燈古佛一輩子了。
頭一次,她讓人帶了一封信送到金梁橋蔣家。
錦娘在家裝病,倒是躲過了牽涉其中,但是看到香茗來信,她把筠姐兒喊來一起商量事情。
“這香茗說起來也算是打小就跟著我的,我們有姐妹情誼,她的忙我不能袖手旁觀。娘就用這件事情考較你,你說娘該怎麼幫呢?”
筠姐兒是懂事之後,才知曉孃的身世,對這些也很清楚,她聽完後,想了想:“既然週二奶奶有意要遣散妾侍,那咱們找一戶人家,最好是讓他們不認得的人充作她的家人,把她先接出來。”
錦娘贊許道:“好,你說的有理。那麼接出來呢?”
筠姐兒又道:“接出來了,不能放咱們家。女兒想不如送到大名府去,讓如煙姨母安排她嫁一戶好人家,將來女兒……也能照拂一二。”
大名府?
“我女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說的對。如煙是個精明人,知曉靠著咱們家才能在大名府同時有甄、魏護著,香茗,也就是四兒,也是個通透人,日後日子肯定會過的好的。”錦娘贊嘆說好。
得到母親的贊賞,筠姐兒笑道:“女兒多謝娘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