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姐兒只是笑。
“娘,讓她們都被男狐貍精迷住,這樣我好好學,課考肯定可以考第一名。”
她之前跟不上進度,以至於錦娘和蔣羨每日輪著晚上幫她補課,好在這孩子捨得下苦功夫,勉強能趕上來。
錦娘還怕女兒早戀,如今聽她這般說,倒是忍不住笑開:“好孩子,有志氣。這紀家姐妹之間的事情,你別管了。”
“女兒知曉。娘,魏夫人的生辰馬上到了,沈娘子說讓我們送幾色針線過去。”筠姐兒道。
錦娘則和女兒道:“昨日我聽人說她愛牡丹,我畫了牡丹的花樣子,幫你描了,你照著畫兒繡,咱們做一對牡丹樣式的荷包,怎麼樣?”
筠姐兒歡喜的很。
因蔣羨今日要在衙門通宵,錦娘差人送了吃食湯水過去,她們母子三個單獨吃了飯。晚上錦娘留女兒在房裡睡,筠姐兒見她娘把牡丹紋樣的香袋設計好了,她只拿著布裁剪下來,又按著樣子開始劈線。
在學女紅上,錦娘鍛煉女兒非常嚴格,不為別的,就是想讓女兒能當立身之本。
筠姐兒又說要買一方古琴,說沈娘子要教她們彈琴,還要帶香料去學裡,明日沈娘子還要教她們制香。
“明日我和你爹說,仔細幫你挑一把琴來,你放心。至於香料,我開了箱籠,一樣包一些,你明早拿去。”錦娘自己也做過學生,知曉大人們眼中雞毛蒜皮的事情,但對她們而言就是極大的事情,因此立馬應下,生怕女兒去學裡難堪。
又說次日,蔣羨差人回來拿衣裳,說他奉命去外縣公幹,錦娘遂替他準備了兩套衣裳鞋襪和跌打損傷和治風寒的藥。
只是琴的事情不能託他去辦了,偏錦娘自己也不懂其中門道,只好先讓陳小郎打聽著,又讓他喊了如煙過來。
如煙光明正大的兌了銀子後,看了好幾個位置不大如意,現下剛看中一個鋪子,聽錦娘喊她,心裡一緊,不曾想說的是琴的事情。她正愁不知道如何還了人家的恩情,此時倒是個巧宗兒,只說她幫忙去看。
不過兩三日便尋了一把蜀郡雷氏琴,聲音清越,上面還刻了古篆。
“不知這把多少錢?我開了給你。”
如煙只說送給筠姐兒做禮物,錦娘卻不依,只道:“這琴看著就貴,你若不要錢,我也不敢要了?”
在錦娘看來給孩子的琴,只要好上手,價格合適就行,名琴等她真有了天賦再去置辦也不遲。否則,琴彈的不怎麼樣,還要那麼貴的琴,這不是差生文具多麼?
如煙只道:“不過花了十貫,娘子若不信我把條子給你看。娘子救我性命,我不過孝敬一把琴,娘子若是不要,必定嫌棄我。”
錦娘只好收下,又知道她開的茶寮,拿了幾斤上好的茶葉和兩套茶盞給她充本錢。
等琴尋到的時候,筠姐兒的香袋做的差不多了,便給魏夫人送過去,據說魏夫人很是喜歡,見她不過七八歲就繡的這般好,還特地賞了她一件手串。
小孩子都是要鼓勵的,筠姐兒得了之後,常常讓錦娘繼續教她做繡件兒。
日子很快就到了立冬時節,藍氏送了貼子說錢家紅梅開的極好,請她去詩會,又有錢娘子送了果蔬過來,錦娘一一應對。
不料何夫人也送了果蔬來,錦娘見人送到門口,也不好讓人退回去,於是給了賞錢,回送了些生薑豆豉、紅絲、末髒、鵝梨、蛤蜊過去。
但若何夫人不送,她也不會主動送。
何夫人也是人精,她見蔣羨上任以來沒來家中拜訪,錦娘也不似竇媛那樣禮數周到,但偏偏那日她觀察錦娘也不是那等輕狂人,遂百思不得其解。
但她這個人和蔣氏不同,蔣氏喜折騰,她則是想不通的事情也不要大費周折。她不愛打破砂鍋問到底,更覺得越是不解的事情,就那樣過去罷。
就像她當年送人在周家,為了打探周家姑娘們的性情,摸清楚底細,但即便知道她這三兒媳婦不好,但為了兩家姻親,也不會把這些事情拿出來說。
倒是週三娘子,從蔣六老爺那裡知曉了蔣羨在大名府做官,想起她二姐姐曾經和錦娘有些舊仇,怕她那位不曉事兒的二姐姐又胡亂嚷嚷,到時候新仇舊恨,自己也保不住她,故而立馬透過送節禮,專門給週二娘子帶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