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100章 雙章合一
調令下來, 縣衙諸人都十分不捨,溫娘子、何太太請她吃踐行酒,還都送了二十兩程儀。再有秦都頭渾家、揚都頭渾家、黃押司娘子等人都各自請了一席, 又有姜六姐兒送了成藥過來。
為何她們會如此呢?蓋因大名府乃京府, 尋常次府或者普通府的長官都叫知府,而大名府的長官叫府尹。
以蔣羨的年輕能幹,到大名府恐怕又是一番際遇, 花花轎子有人抬嘛!
家下範莊頭帶著兒子, 姚掌櫃帶著兒子都來磕頭,二人也是各自備下贄禮。範莊頭送了一壇黃酒, 一口羊,一盒鮑魚, 四隻燒鴨, 四尾鰣魚, 姚掌櫃則送了糖蜜酥皮燒餅兩包、慄粽六十個、柑橘酒兩壺。
蔣羨又讓他們每一年年底各派人送錢糧過去,莊子上不許剋扣佃戶,邸店則要留心客人的安全, 尤其再過兩月秋天縣學招考, 大批學子要入住,務必要有禮,他耳目通天,若是有胡亂來的,就不怪他秉公辦理了。
範、姚二人連忙說不敢。
錦娘則開始讓人收拾箱籠購置物品準備出行, 她先買了十床草蓆, 這吳地所産的草蓆,色澤青翠,草質柔軟且光滑平整, 編織緊密,睡在上面讓人倍感清涼舒適。又買了二十匹時興的綢緞,日後去大名府若要再買蘇樣,價錢翻幾倍了,其餘紗花、絹花、汗巾子、手帕、荷包自不必提。
除此之外,便是讓陳小郎去買柑橘、香瓜還有些幹果,讓橘香醃製幾壇鴨蛋、鵝蛋,再有下醃菜如芥辣瓜兒這些也要幾壇,更別提米麵麥子這些主食,鹽巴、蔥姜蒜、梅子調料等等。
從平江到大名府的通州,都是沿著京杭大運河上,一路水路。這次她們不必僱船,直接坐顧家的船過去,顧家特地準備了一艘大船送她們過去。
平日蔣羨為縣尉時,也多照拂她們,解決了不少麻煩。偏錦娘除了做全福娘子送些贈禮之外,其餘時候都不會收錢,顧家便是想親近也不得,如今正逢其時。
與此同時,錦娘和蔣羨二人都寫信去汴京,告訴家人她們要遠赴大名府雲雲。
此番種種,在錦娘過完二十八歲生日之後,便從吳縣啟程。
在大船後面還跟著一艘小船,這是蔣羨請的護衛,他做了縣尉三年,查了不少案子。不是在船上見財起意,便是見色起意,或者是水匪作怪,都需要傔從在身邊。
錦娘她們是清晨上船的,等到了船上收拾箱籠就快中午了,她遂拿了點心出來先讓大家墊巴一下肚子。
如煙之前一直覺得大家夫人就是等著讓別人伺候,現下看來完全不是,大到夫人之間的交際,小到一大家子的吃喝,都是主母操持。
尤其是官夫人,比普通主母事情要更多。
就比方剛吃了些點心,就聽魏大娘子道:“你們揀一匹大紅的緞子、一匹官綠的湖綢,再有兩壺柑橘酒,三尾鰣魚。到了揚州的時候,讓陳小郎去竇家問問姑母有沒有信件託我們帶給竇家表妹的。”
從表面上看是送信件,實際上是到時候和竇家姑娘走動起來,給她撐腰,同時竇家姑娘嫁的是本地大戶,又能拉攏本地巨族,簡直是一箭雙雕。
只見阿盈記下之後,又去廚房讓橘香別把鰣魚殺了,用活水養著。
本以為她還要處理瑣碎之事,不曾想人家準備去歇息的,如煙也趕緊去自己房裡。
以前她和錦娘並不住在一起,所以並不是真的瞭解這位魏娘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甚至非常模糊,可能就是心地善良,有些見識的官夫人。
現在近距離的接觸,她也覺得感觸頗多。
錦娘哪裡想這麼多,只酣睡了兩個時辰,已經是日上炊煙了,橘香和兩個丫頭準備了羹飯。一甌梅子燒蹄髈、羊肉做的瓠羹、綠豆甘草涼水、清炒的菘菜、絲瓜素炒雞蛋。
下人們則是慄棕兩個,餑飥一碗,還有兩樣醬菜。
就這樣過了三日到了揚州,陳小郎帶了禮物僱了車去竇家門口,竇二夫人對身邊的藍媽媽道:“阿彌陀佛,我正擔心我那女兒孤身一人在大名府,不曾想侄兒正要去大名府任推官。”
於是寫了一封信,又備下幾樣補品,再備下一份禮讓陳小郎帶回去,還賞了他一分銀子。
錦娘先把竇二夫人帶給竇媛的信收好,又把補品另外放在上面,避免潮濕。她再把竇二夫人送來的禮拆開,原來是一頂羔羊皮帽,再有一些舒州的白術。
看到這頂羔羊皮帽,錦娘對蔣羨道:“大名府比河南還北,咱們到了那邊還有諸多事情要做,恐怕衣裳都來不及做,不如我在船上就做些針黹。”
“時日還多呢,娘子還是先歇息些時日吧。”蔣羨道。
錦娘則道:“這我知曉,怎麼我今兒見你臉色不豫?這是怎麼了。”
蔣羨道:“我大哥已經回京,去知諫院任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