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二家的昨天晚上就聽說小主人來了,今天早早的就把鋪子打理好了,站在門口等她。
蘇若錦連連擺手,“你們該幹啥幹啥,就當我是正常一顧客,我來點早點就是。”
史二笑的眼不見縫,“哪那能,小東家很久沒來了,你現在不僅是主子,更是最尊貴的客人。”
蘇若錦一臉笑意,站在門口朝早茶鋪子看進去,鋪子整潔幹淨,客人進進出出,熱鬧中透出幽靜,一股子書院學派的氣息。
史二家經營的不錯,蘇若錦笑著點點頭。
得到小東家的認可,史二高興的很,連忙引她進店,“我家二小子時常研究書院夫子、學生們的喜好,把這裡弄得文縐縐的,夫子與學生們可愛來了,不僅有好吃的,還有好書、好字畫可看。”
蘇若錦朝史小二豎大拇指。
史小二靦腆的撓撓頭,“沒讓小東家失望就好。”
“很好。”
蘇若錦一直擔心家族制經營,會在經濟上形成貪腐、經營上形成死板模式,沒想到史小二是個有想法的,把鋪子打理經營的不錯。
在這幾年裡,史家大兒子早與山腳下裡正的女兒於阿水成婚,已生有兒女,史小二也與與趙瀾送來幫工的丫頭彩雲成婚。
蘇記早茶鋪子雖說是蘇若錦的,但何嘗不是史家安生立命的地方呢?
一榮俱榮,只有把早茶鋪子經營好了,他們的生活才會更好。
蘇若錦與趙瀾坐下來吃早茶,把這裡經典的樣式都點了一遍,味道還是當年的味道,做的不錯,挺地道,但因為動亂與天災的原因,幾乎沒有推陳出新。
吃完早飯,她說,“瑾哥哥,你若是忙,先去忙,我教幾道點心給史嬸他們。”
史二一聽有新品種,高興的很,眼巴巴的等著。
趙瀾慢悠悠道,“我不忙。”出來就是陪小娘子遊玩的。
蘇若錦笑道,“那等我做好新點心,你幫我嘗一下。”
“嗯。”
蘇若錦做的點心,有中式的芸豆卷、藕粉桂糖糕、糖蒸酥酪、西式的有蛋撻、奶捲。
為何一口氣教這麼多,完全是因為她現在連回京城的機會都不多,現在哥哥不在東山書院這邊上學,就難到這邊來了,這次要不是趙瀾帶她過來,估計等過年核賬再過來了。
這次她教的幾款點心,食材都是現在時令的食材,比如藕粉、棗泥山藥等,在市面上都可以買得到。
芸豆卷以芸豆,紅豆為主料製作的傳統藥膳點心。色澤雪白,質地柔軟細膩,餡料香甜爽口,曾是某朝某太後的禦用點心。
將芸豆去皮加入堿等蒸熟刮擦成泥,將和好的芸豆泥搓成圓條,放在濕布中間,壓成片狀,再抹成長方形薄片,鋪滿三分之一的濕布上,在上面鋪滿紅豆沙餡或是芝麻餡,將另一半濕布蓋在餡上,壓實。
將濕布揭開,將一半芸豆泥捲成一個大卷圈,捏實後,撤出卷進去的濕布,按同樣方法,捲起另一半芸豆泥即為芸豆卷。
然後包入豆沙或者黑芝麻餡,輕輕的卷好,漂亮精緻可口的小點心就成了。
小小的,一口一個,吃到嘴裡,那叫一個軟甜糯。
站在廚房門口等待的趙瀾第一個享受到了甜蜜。
第二道藕粉桂糖糕,這是個時令小吃,是江南傳統美點之一,把藕切成片,搗水取汁後過濾,倒入水,最後隔水拿出沉澱物(藕粉),混合麵粉、白糖、桂花蒸煮,一道美食就成了。
喜歡q彈的人,特別喜歡這道藕粉桂糖糕,當然喜歡甜食的趙瀾也非常喜歡,再次第一個嘗了藕粉桂糖糕。
第三道糖蒸酥酪,乍一看,好像西式點心,實際上是一道中式奶製品,主料鮮牛奶、酒釀汁、冰糖、杏仁片等,以小火蒸制而成。
出鍋後,又細又白又細滑,加以枸杞點綴,一口氣能勺兩碗。
蘇若錦自己就扒了兩小碗,跟雞蛋羹一樣,但比雞蛋羹細滑多了。
中式做完,來做西式,第一個上的是蛋撻,當然在現代,蛋撻的口味很多,什麼港式、葡式等等。
現在沒這個條件,只能做最簡單基本的,用牛或羊乳、砂糖、雞蛋、皮子等烘烤而成。
內裡雞蛋液部分滑滑嫩嫩,外面蛋撻皮子脆脆香香,一口下去,怎一個絕妙了得。
趙瀾正用小勺子優雅的吃著紅豆葡萄幹蛋撻,就聽到討人厭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