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理事東宮 “殿下,殿下,……
“殿下, 殿下,晉王殿下?”
景陽猛然回過神來,下意識露出得體的笑容, 卻被賈赦忽然放大的臉嚇了一跳.
“你幹嘛呢?”他慌忙往後退了一步。
賈赦卻鬆了口氣, 誇張地扶著胸口說:“哎喲喲,可算是回神了。殿下,東宮到了。”他摺扇一直, 正是端本宮。
景陽掩飾地笑了笑, 說:“要過年了,家裡事多, 偏王妃又是頭一年進門,許多東西都不懂, 小王自然要多操心。”
“這倒是。”賈赦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推己及人道, “老爺和太太剛去金陵那一年,內子也是剛進門。她雖比我大兩歲,在家時也是嬌養的姑娘, 一下子就上手哪那麼容易呢?”
不過好在他們家還有老夫人孫氏坐鎮, 賈赦的妻子宋氏又是大家教養出來嫡長女,本就是為做宗婦培養的。
宋氏新婦管家,最大的難處不是遇到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而是家生子們盤根錯節、倚老賣老,欺負新奶奶面嫩。
有孫老夫人撐腰, 宋氏只需要正常處理即可, 對她來說根本沒什麼難度。
當然了,在賈赦面前,宋氏可不會這麼說, 總得讓他這個甩手掌櫃知道自己的難處。
此時賈赦的感慨,絕對真心實意。
景陽也算看出來了,這就是個實心眼的棒槌,不管賈代善再厲害,賈家傳到賈赦這一代,只怕也差不多了。
他是痛恨勳貴屍位素餐,更厭惡他們仗著祖上的功勳欺男霸女。但若勳貴之家的子弟個個都如賈赦一般,他就覺得還能忍受了。
就在賈赦不知道的時候,景陽對他的態度已經變化了好幾次。
東宮門口來來往往的都是人,看服色不是內務府各處管事的太監,就是禮部和太常寺的執事官員。
這些人看見景陽,也多是遙遙行個禮便匆匆去了,根本沒工夫寒暄。
景陽也不在意,領著賈赦直接去了太子的書房。
太子的另外兩個伴讀已經來了,一個是當朝太傅的次孫張寧,現任東宮文學椽;另一個是齊國公的次子陳都善,現任太子洗馬。再加上賈赦這個榮國公世子做東宮中舍人,三個伴讀構成了太子最初的班底。
至於東宮三師乃至賓客、詹事等,都是朝中官員兼任的,這些人更多的還是忠於聖人。他們對太子的態度,取決於聖人對太子的態度。
若不是無人可用,太子也不會連賈赦這個紈絝都趕鴨子上架。
兩人一到,甚至來不及行禮,就各自被塞了一摞東西,太子催著他們趕緊處理。
景陽在太子下首的桌案前落座,翻開一份仔細看,卻是珍寶局呈上的宮燈條陳。上面羅列了今年準備做多少宮燈,材料採購需多少費用,需呼叫多少工匠,大約何時能製作完成……
林林總總,看起來賬目清晰完備。
但景陽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刑部郭尚書得了太子的示意,對他的指點都是實打實的。某些貓膩雖然沒有明說,但也都有暗示。
他本就對這些東西敏感,自己私底下又著重瞭解了一番。
就比如製作宮燈的材料這一項,內務府報上來的賬目是二十萬兩。
按理說二十萬兩不算多,但真正辦事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老老實實把這二十萬兩都花出去。
他們會打著皇室的旗號,把所需的材料攤派下去,叫下頭上供。供上來的東西自然是不用花錢的,甚至於為了不讓管這個的官員繼續找茬,底下人還會再送些孝敬來疏通。
也就是說,內務府報的賬是二十萬兩,差事辦完之後,他們能貪掉三十萬兩甚至更多。
這些聖人未必不知道,但只要差事辦得漂亮,又沒人告上來,聖人也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利益牽扯得太多了,但凡要查,定然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從前景陽不知道這些也就罷了,如今知道了內情,對內務府的條陳和賬冊,是怎麼看都看不順眼。
賈赦就坐在他右手邊,因為知道他是個標準的紈絝,太子沒敢給他分派太難的東西,他桌子上放的就是一摞賬冊,只需要認真計算清楚就可以了。
饒是如此,賈赦幹活的時候也不老實,一會兒喝茶,一會兒吃點心,時不時還把摺扇開啟扇幾下,大冬天的也不怕著涼。
他這邊左顧右盼的,很快就發現景陽盯著一冊卷宗,老半天也沒翻一下。
原本他還想著:嘿,果然不止我一個偷懶的。
但看著看著,他就發現,景陽的臉色很不好,而且還越來越差了,不由心中一動:莫不是內務府敷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