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的人,不管是內務府分給我的陪嫁,還是嫁進王府之後分到正院伺候的,對我來說都一樣,對你們來說也該一樣。
你們要把他們一視同仁地觀察,提拔出細心的、忠心的、能幹的給你們做副手。就比如傳膳和跑腿的活,日後慢慢都可以下放。你們是我的貼身人,很是不必事事親為。”
一席話不但把翠娥感動得淚眼汪汪,就連城府更深的燕姑姑也是心頭一熱,覺得自己花錢託關繫到瑤光身邊來,這步棋走得再對沒有了。
燕姑姑率先道:“王妃放心,我們一定好好盯著下面的人,絕對不叫他們給您添亂。”
翠娥也重重點了點頭,表示一切都以王妃的意志為準。
“我當然相信你們。”瑤光滿臉信任,轉而又道,“對了,給姑姑報信的是哪個?”
燕姑姑道:“也是王妃的陪嫁宮女,劉姑。”
宮裡的女官都是有資歷的宮女升上去的,但有資歷的宮女,卻不一定都能做女官。
雖說宮規定了,宮女年過二十五之後就可以出宮去與家人團聚。但宮女們見慣了宮裡的富貴,習慣了宮裡的規則,出去了難免不適應。
再有就是,哪怕宮裡的差事再辛苦,也比在外面操持窮家小戶清閑得多。
因而,很多宮女到了年紀也不願意出宮去。而宮規對於宮女出宮的年齡,是不強制的。
像燕姑姑這種,一早就有成算的,有人脈有銀錢,就能弄個女官的編制。那些什麼都沒有的,就只能繼續做宮女。
為了區分他們,二十五歲以下的小宮女,都被稱一聲“xx姑娘”;那些大齡宮女們,則是稱“某姑”。
這個“某”,指的就是這宮女本家的姓氏。
瑤光的陪嫁人員裡,除去一早來到身邊的三位,還有六個宮女,四個太監。
那六個宮女裡,只有兩個是小宮女,剩下的四個,都是年過三十的大齡宮女。
瑤光一聽就知道,劉姑是自己陪嫁的大齡宮女。
“姑姑賞她五兩銀子,叫她繼續盯著何富。只要何富不往外賣正院的訊息,就別管他。”
若何富真是為了瑤光去拉攏王喜,早晚都會來邀功的。
如果不是,瑤光也不會因為他給自己另外找靠山就為難他,但日後到了用人的時候,大機率就不會考慮他了。
人不能既要又要。
燕姑姑應了一聲就下去了。
他們剛入王府,一切千頭萬緒。作為王妃身邊最得力的助手,燕姑姑要忙的東西有很多。
除了賞賜劉姑之外,她還得帶人去今日宴客的惜花舫上看著。王妃頭一次宴客,可不能出差錯。
不多時,紅絨和另一個陪嫁丫鬟秋萍一起,提著食盒進來了。
瑤光早有交代,今日早膳就在外間用。正好外間有張圓桌子,也不必再挪動八仙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