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於各種氣候可能帶來的自然災害,但凡出現了預兆,皇後心裡就已經門清了。
景陽道:“還要辛苦母後了。”
“這算什麼辛苦?”皇後笑著搖了搖頭,悲憫地嘆道,“本宮的運道已經夠好了,及笄之年就被選入宮中母儀天下,連帶著整個上官家都雞犬昇天。真正辛苦的,是那些沒有上官家幸運的平民百姓。”
瑤光隱晦地看了皇後一眼,垂眸藏住眼中的驚異。
她想,她明白皇後多年近在咫尺卻母子分離,為何還能保持正常人的思維了。
一個人心裡裝得東西寬廣了,自然就不容易鑽牛角尖了。
若本朝真如清朝一般,把後妃完全限制在後宮的一畝三分地裡,只怕皇後早就瘋了。
看來,她原來對皇後的判斷,還是太單一了,不夠全面。
她想多瞭解皇後一些,便主動問道:“母後,那該怎麼辦呢?”
皇後笑容慈愛地對她說:“朝廷每年都會在大雪來臨之後,派遣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幫助京城和直隸地區的百姓清理房頂的積雪。內外命婦也會籌集善款,在各城門外舍粥。”
她拍了拍瑤光的手,說:“這個你不用操心,到時候我會把你那一份一起出了的。”
瑤光滿臉感動,嘴上卻說:“那可不行,兒媳也要幫母後盡一份心呢。兒媳不像母後那般有才略,但錢財還是有幾分的。不過……”
說到這裡,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過兒媳不知道出多少銀子合適,還得母後指點一番。到時候我也給妯娌們都說說,讓他們也念著我的好。”
皇後失笑道:“往日裡我只說小八是個潑猴,今日才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你也是猴精猴精的,竟然藉著本宮的功勞,去提你自己撈人情呢。”
瑤光看出來她沒生氣,得意洋洋道:“誰讓我有母後疼呢?嫂嫂和弟妹們不如我近水樓臺,這人情只好叫我賺了。”
皇後當然不會生氣,甚至她巴不得所有皇子妃都欠瑤光的人情呢。
這時候講究夫妻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皇子妃們欠瑤光的人情,就是皇子們欠景陽的人情。日後在朝堂之上,便是政見不合,他們也不好對景陽過於為難。
因而,她不但和瑤光說了郡王妃捐多少合適,還把往年各命婦的捐款數額都告訴了她。
瑤光也沒辜負她的一片心意,把這些都一一記在了心裡。
忽然,她聽見了兩個熟悉的勳貴。
——寧國府賈家,榮國府賈家?
若是隻有一個,還能說是巧合,但寧榮二府並列出現呢?
更別說,接下來還有保齡侯府史家。
瑤光小心在意,皇後把所有侯爵都說過去了,卻沒提到“忠靖侯史家”,想來如今正處於紅樓前傳的時間線。
她忽然就對這個世界多了幾分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