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峰這麼年輕的縣委書記,肯定會有很多人不服氣。
也會有很多的老闆來接近他。有的為了眼前的利益、也有的為了長遠的著想。畢竟不出意外的話,陳峰的仕途不會只止於縣委書記的職位上,肯定會達到更高的職位、獲得更多的權力。
陳峰也知道這些情況,所以他不能象有些縣委書記那樣,目中無人、一切以自己為主,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
反而要適當收斂自己,先以穩定為主,摸清情況、再徐徐圖之。這樣的前提是自己不能犯錯,不能給人留下把柄,甚至是工作上的一些小錯誤。
在趙軍海書記的提醒下,陳峰想通這些,就讓費明叫來了縣維穩辦胡主任,跟他講起,還是要按照國家相應的政策規定進行賠償支付。
胡主任在驚訝的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他驚訝的是,現在陳峰改變了在信訪大廳的承諾,不知二天後,如何再次面對上訪者。
他鬆了一口氣,是他作為賠償支付的見證者和簽發者,對於上百萬元違反政策規定的支付,雖說是陳峰要求這樣操作的,他不得不照辦,但以後進行財務審計,追究經濟責任起來,胡主任肯定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胡主任從內心上講,肯定是不願意平白無故地幫陳峰承擔這樣的經濟責任,只是官大一級壓死人,陳峰在上訪群眾面前一定要堅持這樣做,他也沒有辦法進行拒絕。
陳峰的心裡也是非常無奈。
高架橋的突然倒塌,壓死以及傷殘了一些無辜群眾,國家進行賠償是無可厚非的,其實一切都按國家標準和政策進行就行。
只是賠償政策對城鄉居民的標準不一,陳峰雖然出於同情與公平考慮,想實行標準同一,但法不容情,自己並不能公然違法。否則就象趙軍海書記在電話裡提醒的那樣,以後容易給對手留下話柄。
面對生活在最基層民眾的上訪,陳峰雖然可以動用警力進行強行驅除,不過這太過於冷血和無情。
畢竟這些民眾只是提出了自己合理的要求,並沒有進行無理取鬧,也沒有暴力破壞。
基層的民眾在這樣的天災人禍面前,有的喪失了家庭的頂樑柱、喪失了主要的勞動力,有的是傷殘了身體,對於他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肯定會帶來非常的麻煩。
在如今正常身體都不容易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何況身體有傷殘的人。他們為了今後的生活、為了年幼無依的後代著想,肯定希望在這樣的國家賠償中,努力爭取利益最大化。
有些官員原本也是出身貧寒人家,從最基層做起,但到了一定的地位和高度後,倒忘記了生活在最底層民眾的困苦。
陳峰也是從農村裡發憤奮鬥出來的,深知底層民眾生存的不易。
他覺得要給這些生活在最基層的、困苦的民眾一個合理、合情、合法的賠償。
八 二 小 說 網 閱讀,。
喜歡官道權途請大家收藏:()官道權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