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江村老人提出的一些疑義,江敏書記與高友軍主任倒是儘可能地進行解釋,儘量進行照顧。畢竟這些人對村莊的發展做出過很大的貢獻和犧牲,而且老人又不佔到村民的多數。
另外照顧了老人的利益,一者可以安撫好老人情緒,二者可以安撫到老人的家裡人情緒,減少了更多的阻礙。
總之,對於村民的意見與建議,吸收了一些,解釋了一些,也反對了一些。
近半個月的開會、修正、解釋,有妥協、有照顧、有犧牲,方案在全村村民大會上終於得以順利透過。
陳峰作為方案的文字修正者,全程參與了各個會議、各種解釋或調解過程,目睹了基層農村工作的不易,以及村幹部做好工作需要的威信、能力、策略、方法。
股份制方案的順利透過,陳峰妙筆生花,在《固本強基工作簡報》上發表了《開拓創新股份制改革方案破繭而出》文章。
在報道里,詳細講述了股份制方案出臺的背景、調研情況、方案主要內容、制定與論證過程。
其中突出了股份制方案制定遇到的困難,工作組同志們的努力,尤其是組長與村書記、村主任,以其不凡的智慧、策略和勇氣解決了一系列難題。
股份制方案的順利透過,開創了鎮明區乃至江口市在村級集體中進行股份合作社改造的先河,發揮了“固本強基工作組”的領頭作用,也證明了農村基層工作者的能力與擔當。
這篇報道在所有的工作組內部產生了巨大反響。
陳峰又與蔣燕聯絡,透過她找到《江口日報》的一位叫方紅軍的記者,他對開創性的農村股份制改革工作很感興趣。
他就在陳峰寫的報道基礎上,適當地修正了一些內容與措辭,以記者方紅軍、通訊員陳峰的名義在《江口日報》頭版進行了發表。
當然這個頭版發表,只是這篇報道的主標題和部分內容發表在頭版,報道的其它一些內容則發表在報紙的其它版面。
先後在《固本強基工作簡報》和《江口日報》上進行報道,民江村股份制合作社改造獲得了轟動效應。
市委書記和市長進行了專門的批示。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帶了一批區、縣的副區長先後來民江村考察。
鎮明區的領導也都出動了,區委書記來了、區長來了,副區長、區農林局長與副局長都先後來了。
一段時間內,來民江村考察、訪問、學習取經的領導絡繹不絕。有些領導來了,或多或少會帶來一些資金或者扶持的政策,民江村的幹部和村民們更開心了。
由於陳峰在報道中提到了工作組同志們的努力,其它幾個組員也是非常開心,雖然沒有起過什麼大的作用,但被這麼有份量的報道提及也是很難得。
孫組長和江敏書記,則更加高興。畢竟現在在全市出了名,在接待各級領導中也留下很好的印象。
由於高興,在每次接待活動中,也都儘可能地帶上了陳峰,這讓陳峰認識了不少市級和區級領導。
多次接待下來,陳峰對官場中的接待、彙報、宴請、送行等有了一些熟悉。這對他以後的工作幫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