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佑汐因“珍妮紡織機”出現帶來的驚喜,絲毫不比幾年前屬下從海外找到紅薯的少!
但凡學過歷史的人,誰不對“珍妮紡織機”幾個字如雷貫耳。雖說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機使全社會進入蒸汽時代,可工業革命的開端絕對非‘珍妮機’莫屬。
最原始的珍妮紡織機,只裝有八個豎直紗錠,但也能將效率提高整整八倍,更不要提發展到後來的珍妮機,甚至能安裝整整八十個紗錠。
這將紡織成本大大縮小,效率大大提高!
……
許佑汐逐漸從滿腔驚喜中冷靜下來,她隱約記起前世在上工業革命這一課時,課本上同時提到了古代的《王禎農書》,裡面記載了國內也曾出現過類似的高效率紡織機,模樣大約長6米,寬1.5米,同時紡32個紗綻,用人力或畜力驅動,一天可以紡出棉紗將近120斤,遠超珍妮紡織機四百年,但是後來……
失傳了?
許佑汐相信世上每件事情會發生髮展都有其道理,那會不會即使她大力去推行珍妮機,得到的結果卻是根本無法被社會所接受?
那就太糟糕了。
記得珍妮紡織機剛出現在英國的時候,也發生過很多問題,比如說無數紡織手工業者紛紛搗毀奪走他們飯碗的珍妮紡織機,逼迫發明者一家流落街頭。但是人家最後堅持下來了,才使珍妮紡織機得到推廣普及,並由此引發了工業革命。
會不會早於珍妮機出現的幾百年的高效率紡織機,也遭遇過同樣的境遇?
可惜那位發明者少了幾分堅持,又或許是少了點際遇,最終才導致了那臺高效率紡織機失傳於世,僅餘下文字幾行,任憑後人想象當中的繁榮。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但絕不是簡單的重複。
許佑汐順勢端起茶杯,喝了幾口茶水,低聲道:“這可是一樁大生意,要能堅持下去,神機營又能多好幾年經費了。”
【社會程序】中【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頁面已經亮了起來,順下來依次是:
【珍妮紡織機已點亮)】
【蒸汽機未點亮)】
【蒸汽汽船未點亮)】
【蒸汽汽車未點亮)】
【蒸汽火車未點亮)】
【拖拉機未點亮)】
……
【備註:點亮方式分為兩種,一、積分購買;二、社會自然誕生】
許佑汐去開啟商城瞄了眼價格,除了【蒸汽機】需要30威信值,其餘每樣都需要100威信值。
她後悔啊。
假如上天再給她一次重選大學專業的機會,她一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科生!
等她唸到博士畢業的時候,就算沒機會接觸火箭昇天、宇宙飛船研發這等高大上專案,學個拖拉機零件設計的問題總不大吧……
“不看了,反正都買不起。”許佑汐嘆著氣放棄繼續研究系統,有這時間做白日夢,還不如多批兩份奏摺。
大乾剛建朝的時候,為了可以中央集權,廢除了丞相,搞了內閣制度。太祖當年估計怎麼都想不到,他的後輩竟然連他萬分之一的勤奮都沒有,奏摺不看,朝政不理,硬生生營造出了個內閣集權、宦官專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