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八。
登基大典當日。
陽光普照,禮樂齊飛。
禮部已派官員去過天壇、太廟,算是提前告知先祖。
許佑汐換上了明黃色龍袍,於鼓聲中至奉天門,按祖宗的規矩,許佑汐還得在奉天門的城樓上,獨自一人吹冷風呆一會,美名曰:新任帝王與來自四海八荒地神仙做心靈交流。
等許佑汐從城樓上下來,直接進奉天殿就座,文武百官隨後依次進場,緊接著司禮太監正式宣讀詔書。
許佑汐登基,年號定為天佑。
也就在太監讀完詔書的那一刻,許佑汐清楚聽見,系統發出了‘滴’地聲響,隨後所有頁面都變成了同款格式的紅字方框【女帝系統更新中……】
“陛下萬歲萬萬歲。”大殿之上百官叩首齊呼,聲勢浩蕩。
按照大乾的規矩,新帝登基後,第一條詔令,內容得是建造某樣東西來表示表示對先祖的悼念之情。
因為大乾先祖打下江山後,登基當天的第一條詔令便是在四海之內,興修水壩大橋,而且這條舉措造福了大乾後世多年。
之後歷代皇帝登基,紛紛模仿先祖去吩咐臣子興建某樣工程,國庫充盈的年代,便修修水利大路,國庫空虛的時候,便修幾處功德廟或是風雨祭祀臺之類的。
最後,建築物上標記好皇帝名字和年號即可。
但自己要建什麼呢?
許佑汐在過去的兩天內,不斷髮散思維,甚至連自己未來的陵墓要怎麼建都想好了。
提起這個,許佑汐坐在龍椅上百感夾雜,她日後要把陵墓建在哪才不會被盜啊!
即便學秦始皇搞水銀也不行啊,遲早有天科技發達了,得被挖;屍身千年不腐也不行,幾百年後被人山人海參觀,搞不好還要成為某些小孩噩夢組成部分;但是不留點傳家寶給後人放進博物館,順便在全世界範圍內炫耀下,她心裡好像又有點過意不去。
許佑汐大腦認真思考著陵墓問題,嘴裡回答地卻是自己登基後打算建什麼:“朕決議豎碑石於上京城內,以祭奠為抵禦瓦剌犧牲的四十萬壯士英魂。”
“此碑既為無字英魂碑,日後若有人反對朕以女子之身登基,又或是反對朕某項決策,選擇死諫,均可撞於此碑前,朕保你禍不及家人。”
許佑汐知道自己日後的舉措會動很多人利益,到時候這些權勢者煽風點火,指不定就定會讓下面的人替他們搞死諫之類的。許佑汐立碑於此,就是明確阻了這條路。
你要死諫,朕準。
但是你若想禍不及他人,就只能在這塊碑下死,到那時,朕還能奉你為英魂。
“無字英魂碑,承載了大乾朝萬千將士的命。諸位日後若是選擇死諫,以示尊重,銘記先於碑前三省。一省,你所提之事,是否對大乾國運有益,若無益,那你是否對得起這四十萬為戰犧牲地英魂;二省自身,你死諫之行為,多少百姓能因此受益,是否能與四十萬英魂之無畏所匹配;三省,你若死諫,家中父母恩可還,妻、子可有養,汝之理想抱負可完成,千萬載之後,後人評你流芳百世,或是遺臭萬年?”
許佑汐今天把話就放在這裡了。
“豎碑之事,由鮑首輔負責……孟尚書,瓦剌近期動向如何。”
“瓦剌騎兵試圖武力攻破‘邊安城’在內的三座城池,但久攻不下,瓦剌首領似乎打算暫時放棄邊安城,繞過山海關,北下上京,按照目前形勢,不出半月,上京將迎來一場大戰。”
“好。眾卿做好迎戰準備,大乾生死存亡便在近期了。”
“登基大典”本不該議論朝政,但無奈此時形勢過於窘迫,所有人都在爭分奪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