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晚絹
回望半生, 江晚絹覺得自己的人生也還算得上有意思。
她生在建國後那最動蕩浩劫的十年裡,家裡窮得真就是揭不開鍋。好在她的母親開明,生的孩子裡願意念書的砸鍋賣鐵也供, 不願意念書的就到了年紀尋活去補貼家裡。
兄弟姐妹們數她成績最好, 也最知道學習。
縣裡的中學教育水平有限,很多同齡人唸完初中就去學門手藝尋找出路,能唸到高中的都是少數。家裡的經濟條件,供她到高中已是艱難。十幾歲的江晚絹也遲疑過,要不要輟學進入紡織廠打工。
但是她也清楚, 進廠只能解一時之急,並不能救一世之困。一個月賺的那幾塊錢工資,在大事上並不能頂什麼用。
就像是同村裡那戶姓李的人家, 一家人勤勤懇懇,架不住遭遇橫禍,正值壯年的那位李姓叔叔被人一刀子捅在了腰上。
她知道這訊息的時候, 母親正在給她縫沙包。那時候不像現在有電腦與手機可以玩, 來回玩的也就那麼三樣,毽子沙包和跳皮筋。母親的手藝好,縫的線密密麻麻,沙包結實得玩很久也不會散開。
她的沙包借給鄰班的朋友了, 但不知道為什麼那沙包被其他人偷了去,她只能把這事告訴母親並央求母親再給她縫一個。
母親原本說等她這幾天忙完就給她縫, 但是當天晚上的時候,母親就從櫃子裡找出來些好看的布頭,問她喜歡哪塊布頭後, 倚著床一針一線地給她縫沙包。
一旁串門來的阿姨說的這事,江晚絹當時在寫作業, 只豎著耳朵偷聽,頭也沒抬一下。
家裡電燈泡的光線昏黃,吊著根線垂在她的頭頂上,她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短。
夏天的白天長,她會把家裡的一把大椅子搬出去當桌子用,她則是坐在小馬紮上寫作業,基本上天還沒黑她就寫完了,然後幫著家裡幹活。
但是現在是冬天,天黑來得早,經常是她沒放學天就黑得厲害,這電燈就成為了她的救命稻草,她藉著燈光寫作業。
那時候電燈泡用久了就發燙,江晚絹偶爾也玩心大起,會踩著椅子,小心地用手指戳一下電燈泡。那瞬間指腹傳來的灼燒感並不會讓她覺得痛苦,反而讓她覺得新鮮又有趣。
電燈泡被她一戳,開始左右搖擺,電線也晃悠起來,映在地上與桌上的黑色影子也開始小幅度地搖晃。
別人的苦難並不能影響到江晚絹,真要論苦,誰人不苦呢,直到李家那位嬸嬸的到來。
江晚絹其實也不怎麼喜歡這位嬸嬸,她是村子裡出了名的長舌婦,嗓門大,嘴又碎,路過的狗都要被她說上幾句。
每次江晚絹揹著書包路過她家門前時,也要被說上幾句。嬸嬸坐在門口,睨著她,指著她——“要我說,就是江家嫂子想不明白,這女孩子念書有什麼用,還不如去打工。看我家琳兒跟絹兒同歲,現在每個月拿錢回來交給我,我都替她存起來了,就留著她以後嫁人用。”
每次江晚絹聽到這話總會低著頭加快邁步的速度從李家門口逃離,她全當是聽不見。
只是被說得久了,泥人也會有幾分脾氣,因此後來這位嬸嬸再說她,她就從李家門口找塊小石子踢著玩。
她無聲地反抗著,沉默著將這石子一路踢到自己家門。她會在進門前把那踢了一路的石子撿起來全力扔出去,然後拍拍手上的灰塵回家寫作業。
嬸嬸這次來她家是來借錢的。
江晚絹原本也想裝聽不到繼續低頭寫作業,但是聽到哽咽聲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
嬸嬸哭得兩眼都腫了,望向她的母親哭得眼淚漣漣:“嫂子,你說我可怎麼活?琳兒和光耀還小,他爸這會躺在醫院裡,我又不能不救。”
“我要不是實在難,我也不會開口來找你借。我也知道你家裡的情況,你一個人養這幾個孩子不容易,嫂子。”
她哭得慘,江晚絹聽得也有些難受。等嬸嬸一走,江晚絹沒忍住問了母親:“媽,我爸當時生病,你也這麼挨家挨戶借錢的嗎?”
“差不多。”母親說得含糊,並不想她知道太多。
江晚絹沉默著,她沒再多問。
父親離世的時候她還不記事,因此她只知道父親得了場重病去世,是母親一個人拉扯他們兄弟姐妹三人。
母親太辛苦,而這個家太缺少抵禦風險的能力,所以她下定決心,她要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國家包分配她能進國企。
等大學畢業的時候,她也如願進入國企。再然後是家裡母親勸她結婚,她向來聽母親的話,就與現在的丈夫透過相親認識結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