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張江是有錯。
但張父開始第一反應是想說幾句好話,求求情,希望教授們和那個叫祝餘的孩子能原諒張江。
直到聽見要‘開除學籍’四個字,才暴怒,隨手抄起個拖把就朝兒子沖過去。
當然,張父不可能下死手,做個樣子罷了,將態度擺在其他人面前。
等對方上來勸他們停手,他再順勢罵兩句張江,博取同情心,想必到時候教授們也不好將處罰定的那麼重了。
他和張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但沒人吃他這套,祝餘看穿張母的意圖後直接扭頭就出辦公室玩手機了。
其他教授更是不可能上來勸和。
剛開始看見黃老怒氣沖沖地拎著張江跟拎小雞仔一樣進來,其他人還笑呢。
“別為了學生成績氣壞身體,您年紀大了,心髒又不好。”
可在後面所有人到齊,聽見是祝餘被欺負的事。
又聽了祝餘向張江父母和警察描述的前因後果,再把那些骯髒的聊天記錄看完,幾位教授也挺不住,紛紛伸手問黃老要麝香保心丸。
離譜,太離譜!
他們教的是能考上b大的學生,應當是全國最好的幾棵苗子!怎麼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氣都來不及,又怎麼會上去幫忙勸架,全都冷眼看著張父揍張江。
這孩子是得好好教育才行。
而黃老是他們中氣得最狠的一個,祝餘在課堂上沒細說,所以起初他只是威脅似地說:“必須記大過!嚴肅處理!”
但具體怎麼嚴肅處理他是打算聽祝餘的意見,只要祝餘要求的不算過分,他都會同意——
黃老是b大費盡心思好不容易才挖來的國寶級學者,他的話重量與校方相同,甚至比校方還重。
但等黃老聽全了整個事件的所有細節後,才發現,這不是他們從前想象中的小打小鬧,勾心鬥角。
這簡直就是霸淩。
學生中存在霸淩,他們都知道,但沒想到自己的學生中也會出現霸淩現象。
“必須開除!”黃老說,“我不承認b大有這樣的敗類!”
記大過這懲罰在黃老看來,比起祝餘遭受到的那些霸淩,輕飄飄的沒一點重量。
“如果不開除張江,那豈不是在告訴其他霸淩者,即便他們做得再過分也不會有嚴重處罰!這和變相鼓勵他們去繼續霸淩其他同學有什麼區別。”
黃老說得對。
但警察認為還是不要鬧到開除學籍這一步比較好:“張江還是個孩子,是孩子就會犯錯,要給孩子改過自新的機會,不要直接給他的人生畫上句號。”
在他們看來,給處分已經很嚴重了,聽說b大的所有處分都會放入檔案袋,那張江以後無論是想去好學校讀研究生,還是想去好公司工作,都沒戲了。
這對於名校生來說,和後半輩子被毀了沒什麼區別。
黃老壓根不搭理他們,他是尊重警察的,但這兩位警察說的話未免太不中聽。
小祝就不是個孩子了?
還是其他教授想得周到,他們換了個角度去勸黃老:“可是小祝還要在學校裡再待兩年的,事情做的太絕,其他同學不一定會因此反思自己,可能會更討厭小祝,到時候真聯起手針對小祝可怎麼辦?”
“總有我們看不到的時候啊黃老。”
“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有聊天記錄和錄音作證據的。”
這次事件其實也重新整理了幾位教授對自家學生的認知。
幾位教授教書育人幾十年,原以為讀書多就可以明理,雖然依舊會出現勾心鬥角的事件,但絕不會出現像今日這種嚴重的事件。
今天算開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