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變故
1
北風一刮,冬天一下就來了。
氣溫驟降,夜裡氣溫已經達到零下,濕冷的空氣穿過厚厚的衣物,直鑽到人骨頭縫裡。
張姨貼心地給兩人又加了一層厚棉被,溫暖舒適的被窩讓陶朗愈發起不來床。
週六的上午,時雲飛有事去醫院一趟,陶朗一個人霸佔著整張大床,正在睡懶覺,小黎沁噔噔噔地爬上樓來,用涼涼的手指摸他的鼻子。
陶朗知道是她,故意從鼻子中噴出一股氣流來,睜開眼睛佯裝生氣地瞪她。
小姑娘呵呵地笑起來,乳牙像一個個雪白的米粒,陶朗也笑了,把她冰涼的手抓進被窩裡暖和暖和。
“哥哥,起床啦!外公買了螃蟹和扇貝,中午我們吃大餐!”黎沁歡欣地說。
陶朗一驚,銀山縣地處內陸,海鮮價格高昂,當地人也不愛吃海鮮。一貫節儉的黎叔重金買這些,只可能是照顧他和時雲飛的口味。
連忙穿了衣服下去,就見窄小的廚房裡,黎叔和張姨蹲在水泥地上,中間是一個鋁盆,兩人正忙活著殺螃蟹。
見陶朗起床,黎叔對他笑道:“小陶啊,叔買了螃蟹和扇貝,你們在沿海長大的孩子肯定愛吃這個吧?”
陶朗心裡熱騰騰的,走過去蹲下來,道,“愛吃、特別愛吃——叔、姨,你們歇著吧,我來殺。”說著便把手伸進了盆裡。
黎叔和張姨當然不肯,陶朗卻怎麼也不能讓兩個老人大冬天地把手泡在冰水裡給他做吃的,最後妥協的結果是黎叔殺,陶朗洗,時雲飛會做飯,等他回來以後加工。
中午五個人圍坐在一起,吃了豐盛的一餐。明天早晨,陶朗和時雲飛就要出發去下一個衛生所指導培訓了,離別在即,陶時二人還陪黎叔喝了點白酒。
洗過碗後,黎叔有些醉,帶著黎沁一起到二樓午睡,一樓客廳裡,陶時二人再一次詢問起了黎沁的情況。
張姨往二樓瞄了一眼,才低聲告訴了倆人黎沁的情況。
和衛生院的老醫生描述地基本沒差。
“那做完分流手術後,醫生有說什麼時候能做根治手術嗎?”時雲飛問。
張姨聞言嘆了口氣,“我心裡也盼著囡囡早點把根治手術做了,我好不用天天提著心吊著膽。本來計劃是今年要做掉的,七月的時候我和老頭子請了各路神仙保佑,她媽媽也請了假,我們一起帶囡囡去了省裡,結果醫生檢查說她的肺裡還是沒有發育好,做手術風險大,讓我們回來,還要再等一年。”
氣氛一時有些沉悶,張姨見兩人憂心的表情,一拍手道:“唉,瞧我,這就是老頭子不讓我說的原因。他說我這樣就和那個‘祥林嫂’一樣,把大家搞得都不開心。”
陶朗心情複雜,只能蒼白地安慰張姨道:“都會好的,放寬心。”
張姨笑笑,拍了拍陶朗的手:“好嘞。再等一年就再等一年吧,一年一年地,不也這麼過來了嗎?等做完手術,我就能徹底放下心裡的石頭啦。”
“張姨,經濟方面你和黎叔……”時雲飛欲言又止,不知如何組織語言。
張姨卻能猜到他想問什麼,眼裡流露出暖意,也拉住了時雲飛的手:“阿姨知道你想問什麼,學醫的孩子都是善良的孩子。”
“我們家雖然不是大戶人家,但你黎叔叔有退休金拿,小沁媽媽每個月也寄錢回來,還有國家的幫助,小沁的手術費是夠的,還有多的呢。”
陶朗和時雲飛對視一眼,在離開前這樁心事他們算是放下了。
不過,手術臺上沒有絕對,術前術中術後,誰也不敢保證不會發生意味,而一旦發生意外,就意味著額外的費用。為了以防萬一,陶朗還是把提前準備好的幾個兒童慈善基金會的資料給到了張姨,告訴她如果未來有需要,他可以幫忙申請。
張姨捧著陶朗整理的資料,抬手拭了把淚,說:“阿姨真想留你們在這住一輩子。”
這話說完,三個人都笑了。
晚上,陶朗和時雲飛在樓上收拾東西。倆人給黎叔張姨網購了點補品,還給小黎沁買了她心心念唸的換裝洋娃娃。擔心黎叔一家不收,兩人把禮物直接放進了衣櫃裡。
正忙活著,樓下忽然傳來張姨黎叔和一個陌生男人爭吵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