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黃琬能真的控制徐州,對王定來說,也更加有利,絕對比落在曹操或者劉備手裡要好。
這三人中,無疑是黃琬最好對付。
不管曹操還是劉備,都是梟雄。
陳圭一路走的很急,還特意繞開兗州,從洛陽向南入荊州,再穿過豫州,最後回到徐州。
正好與黃琬選的路線一致,二人都不想經過曹操的地盤,擔心會被曹操扣押。
至少目前,荊州的劉表和豫州的袁術,暫時和陶謙沒有衝突。
而且陶謙和袁術之間,其實還有聯絡,雙方可以說是同盟,一起抵禦曹操。
雖然陳珪先走一日,但是他年紀更大,路上的速度不算快,還是半路上,被黃琬給追上了。
黃琬也乾脆,不在隱瞞,跟陳珪表明,自己是前往徐州,接替陶謙,希望能夠得到陳珪的幫助。
陳珪自然是一臉笑著點頭答應,只是心裡如何想的,外人就不知道了。
第二天再上路的時候,陳珪的隊伍中,就莫名少了一個人。
王允重新上任,站在朝堂上,他很是活躍。
王定儘量讓自己和王允少碰面。
二人是父子,可是立場卻不同。
王定是絕對不可能真的站在劉協那邊,真的一心一意為劉協付出。
這是一個薄情寡義的帝王。
不管王定為他付出多少,也不會得到劉協的感恩。
王定每天都在軍營中,長安城內的事情,則是由司馬朗賈詡來負責,有什麼重要的訊息,司馬朗回第一時間告知王定。
不過幾天時間,王定就聽司馬朗說,王允多次找賈詡的麻煩。
善於明哲保身的賈詡,這次是真的受了無妄之災。
雖然賈詡身上,早已烙著王定的標籤,但是平日裡在朝堂上,賈詡也是少說多做,只負責他應該負責的事情,其餘的事情一概不管。
但就算如此,王允也是盯上了他。
不是賈詡的工作有問題,只因為賈詡是他兒子的人。
反正有事沒事,王允就是要挑賈詡的刺,也就是賈詡,在面對王允諸多刁難,還能在朝堂上立足,真的把柄,就沒被王允抓到過一次。..
王允也只能是在嘴上,說上幾句,想要懲處賈詡,他暫時還沒辦法。
只是幾日時間,王允就一躍取代了其他人,成為劉協最信任的大臣。
每次入宮,都無需宦官稟報,可直接入宮面見劉協。
這絕對是大漢如今,最奇怪的一對父子。
明明是父子關係,可是朝堂上,所有人卻認為他們是對立的。
一個司徒,一個車騎將軍,若是這對父子能夠連心,朝堂上絕對沒有其他人說話的分。
但事實卻是,這對父子讓朝堂上的大臣無比安心,就連劉協這幾天,吃飯都更香了。
有王允在,彷彿王定就不是威脅了。
王定也喜歡看到這種情況,他並不想過多的出現在劉協以及其他大臣面前。
現在這樣正好,他可以安心訓練兵馬。
新兵大比的時間,已經確定下來,就在三日之後。
所有人,早已摩拳擦掌,就等新兵大比開始。
喜歡有個妹妹叫貂蟬請大家收藏:()有個妹妹叫貂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