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的葬禮終於開始舉行。
陵墓在長安東郊。
安葬當下,百官隨行,長安城內的幾十萬百姓,有很多人自發隨行,要送皇甫嵩最後一程。
朱儁,射援等人,皆是沉默步行,每個人頭上都戴著白巾。
王定也在百官之中,他和王允楊彪等人,都在前面,在他前面的,就是皇甫嵩的親人。
人群中,朱儁看著王定的背影。
抵達長安這些天,朱儁也不是每天都呆在皇甫家,白天的時候也有在長安城中走動,也拜訪過一些昔日的同窗好友。
對於長安的變化,他看的越多,聽的越多,就越是吃驚。
而這一切,全都是因為走在前面的那個男人。
“或許是吾老了。”朱儁心道。
昔日他和皇甫嵩,還有盧植一起征討黃巾軍。
盧植前兩年已經病死,皇甫嵩現在也死了,只剩下他一人耳。
朱儁有些心灰意冷,感覺自己這幾年,活的沒有一點意思,爭來爭去,還不是一場空。
皇甫嵩的棺槨,抬進陵墓中,最後幾名工匠,將入口徹底封死。
葬禮一結束,長安城彷彿瞬間就變得冷清。
好些前來祭奠的人,在葬禮結束後,甚至都沒有返回長安城,就直接從皇甫嵩的陵墓離開,返回他們來的地方。
陳珪,射援、審配……
很多人都是直接離開,深怕晚了一步,就會被王定留下。
其實,王定根本就沒有關注他們。
只是司馬朗來稟報的時候,王定才知道,朱儁居然沒有離開。
讓王定意外,但是王定也沒有特意去見朱儁。
朱儁雖然和皇甫嵩是同一時期的將領,但是在王定心中,朱儁的地位沒辦法和皇甫嵩相比。
而且朱儁也老了,就是他想蹦躂,王定估計他也蹦躂不了多久了。
這個年代,醫療條件太差了,能過六十的,都算是長壽者。
人老之後,生個小病,都可能熬不過去。
朱儁孤身一人在長安,就算他對王定還有敵意,也掀不起風浪。
司馬朗也只是派了一名探子,在朱儁外出的時候,暗中跟隨,只要朱儁沒做壞事,也就隨他了。
在皇甫嵩下葬之後,黃琬拿著詔書,也是奔赴徐州。
避免徐州那邊提前有所準備,之前並未透露。
至少陳珪走的時候,肯定不知道黃琬也會前往徐州。
只不過在黃琬帶著詔書,出了長安之後,估計很快就會被人所知道,在根據他所走的路線,應該也能猜測到黃琬道目的。
王定有些好奇,到時候在徐州的劉備,在得知黃琬前來接替陶謙,他會是什麼表情。
還還不會三讓徐州,甘不甘心替黃琬做嫁衣。
對於這次讓黃琬出任徐州牧,王定在劉協面前說的那一番話,確實沒有錯,也都是站在劉協這邊,替劉協考慮。
但是同樣,也是在為王定自己考慮。
這一步棋,最大的獲利者是王定。
黃琬被弄出長安,王定無需擔心對方再給劉協煽風點火。
另外黃琬去了徐州之後,不管能不能控制徐州,總歸是能給曹操劉備添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