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愛
19歲的太宰治不得不去思考一件事,那就是——
“愛”究竟是什麼。
太宰治本來可以不必思考這件事的,又或者說,他可以以他一貫的悲觀與冷酷,給所謂的“愛”下定義。
“愛”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浪漫概念;“愛”是荷爾蒙的感知與躁動;“愛”是對多巴胺的上癮;“愛”是血清素降低後的強迫性思維。
甚至它也可以只是一種單純的生理反應。
就像是人餓了會想要吃飯,困了會想要睡覺一樣。
當人的荷爾蒙開始躁動、開始被另一個人散發的荷爾蒙吸引時,人就會以為自己生出了“愛”。
——瞧,森醫生的藏書也不是那樣沒用。
雖然它們對他的自殺追求並沒有什麼幫助,但至少它們告訴了他所謂的“愛”的真相,並幫助他從各個角度去解構這份因人類的無知而被推崇了千百年的“愛”。
所以,這就是答案,這就是“愛”的真相。
它是一種純粹的生理反應,是人類眾多低俗慾望的一種。
它不值一提,毫不珍貴,並且也終將與人類所有的慾望一樣,變得面目全非、變得面目可憎,直到走向消亡的終局。
所以,太宰治也可以坦然承認,他是“愛”著白川蓮的。
是的,愛。
在太宰治意外穿越,並經歷了那一次混亂的、讓他大為惱火又無路可退的滿月夜後,太宰治終於無法迴避這個問題。
那就是對他太宰治而言,白川蓮這個妖魔到底意味著什麼。
是朋友嗎?
當然是的。
如果不是朋友,太宰治怎麼可能與一隻貓保持這樣長久的聯系?
或許在最開始的時候,還只是少年人的太宰治,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尋求刺激,單純出於一種對妖魔、對彼岸和對常世的好奇與嚮往,才主動與這樣的一個貓妖保持了聯系。
可之後的一切,如果不是因為真的把這只貓當作了朋友,太宰治又怎麼可能容忍被這只蠢貓蹬鼻子上臉,擠進本該只有他一個人的安全屋裡、睡在他的床上,還把他的衣服當作貓抓板?
他太宰治又不是那些見了貓就昏了頭的貓控!
所以,白川蓮是太宰治的朋友。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但……還有呢?
白川蓮除了“朋友”之外,還意味著什麼?
哪怕太宰治可以嘴硬地對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一遍遍重複“就是朋友而已”,可是——
當他第一次聽到那句“我對人類沒有期待”的時候,他為什麼要生氣?
當他第一次得知白川蓮曾經有過戀人,並且為了那個戀人寧可選擇自我消散的時候,他為什麼會嫉妒?
他為什麼要去詢問白川蓮的“願望”?為什麼會在被白川蓮拒絕後爆發出那樣強烈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