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寬問:“關於天梯,還有別的依據嗎?”
裘大愚說:“在遠古的年代裡,人和神是相通的,地球和月亮距離很近,天地之間有一道天梯相連,是神與人的交流的紐帶,我個人認為,天梯一定是非常非常的高,這座天梯當時的地球人是無法建造的,為了施工方便些,天梯應該修築在某一座高山上,地球人想要去參拜天上的神,首先得有體力爬上那座高山,到達山頂之後,不知道是利用什麼通訊裝置,也許稱作一架類似電梯的裝置,也許從月球上投下一束光速,利用光束可以令地球人飛天,這些猜想還有很多,但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透過我的努力,終於在中國古典神話傳說中,找到了這座天梯的確切的名字……”
馬大寬奇道:“真的嗎,天梯還有名字,叫什麼名字啊?!”
裘大愚回答說:“是的,也許那個名字並不是指的天梯,而是承載這座天梯的山體,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個名字與天梯脫不了幹系……”
馬大寬已經不耐煩想知道答案了:“快說叫什麼名字啊?”
裘大愚說出了三個字:“不周山。”
馬大寬覺得這個名字非常非常耳熟:“不周山?”
裘大愚說:“沒錯,經我考證,就是叫做不周山。”
馬大寬說:“怎麼我覺得這名字好像在哪裡聽見過,很耳熟的樣子……”
裘大愚說:“你讀的書很多,當然會知道不周山的典故,不周山只是一個地名,假如我提到發生在這個典故中的人物,大概你就可以想起來了。”
馬大寬問:“什麼人?”
裘大愚說:“共工。”
馬大寬終於想起來了,那並不是什麼典故,還是應該稱其為神話傳說或是神話故事。
馬大寬思索著自言自語道:“共工怒觸不周山,我想起來了,你應該就是想指出,共工怒觸不周山這個神話傳說對吧?”
裘大愚很鄭重地點頭說:“沒錯,你應該聽過這個故事?”
馬大寬說:“是的,我的確聽過,但是很模糊,只記得大致的意思,裘老師,不妨你再給我從頭講一遍最好了。”
裘大愚很喜歡也很擅長把自己的知識詳細的講述出來給對方聽,這大概跟他老師的職業有關系。
接下去,裘大愚十分詳細的對馬大寬講述了“共工觸山”這樣一個遠古的神話故事。
共工觸山這樣一個故事,在上古神話裡保留了多個版本,雖說一些內部細節不盡相同,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的結局都是相同的。
“觸山”一事既是主幹也是結局,多個故事的版本,共工觸山的結局卻是完全相同,恰好可以證明“觸山”一事在神話中存在十分的廣泛。
據上古的傳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於今天的河南南部。
顓頊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威信很高,統治的地盤也逐漸擴大,北到的河北,南到嶺南,西到現在的甘肅,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成了顓頊統治的地城,每次顓頊到各地視察,都會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
與顓頊同時代,有一個部落的領袖,叫做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