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天王投資的影片,馬大寬還是非常有信心的,王浩現在拍片缺錢了,是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決定了一部影片的生死存亡,是必須伸出援手的。
於是,立刻就跑去銀行查了一下銀行卡,本來卡裡的存款挺多的,可是,前不久不是收了於三爺的那一批貨嗎?
好在,作璞軒最近一段時間也賺了一些錢,還能夠拿出50萬人民幣進行電影投資。
馬大寬打電話跟王浩商量了一下,王浩十分高興,說是50萬絕對夠用了。
就這麼,王浩終於拍完了那部小石頭大奪寶的電影,劉天王投資了300萬,馬大寬有追投了50萬,一共是花費了350萬的人民幣,所有的鏡頭全部順利拍攝完成。
接下來,王浩開始進行緊張的剪輯工作,剪輯影片最是累人,沒日沒夜的幹,也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這些事情,馬大寬就不知道了。
當然,等到那部電影正是上映了,王浩肯定會通知馬大寬一起去看的。
這些天過得十分的安逸,這一天,馬大寬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聲音聽起來似曾相識,有些熟悉也有些陌生。
不知道,打電話的這個人是誰,又預示著什麼?
說實話,初聽這個聲音,一時間馬大寬也沒想起來。
對方發了一番牢騷之後,馬大寬才苦笑著說道:“哎呀,想起來了,原來是師館長啊!”
沒錯,打電話的就是師行剪,市裡博物館的館長,也是津海古玩界數一數二的鑒寶專家。
師行剪在津海非常有名氣,上一次,馬大寬從塘山鬼市上帶回來的那一隻青花大瓷碗,就是賣給了師行剪。
說也奇怪,那時候,就是在楊大貴的古玩店裡,可是,事情相隔了僅僅3個月的時間,楊大貴的店鋪卻變成了馬大寬自己的作璞軒……
也不知道,當初楊大貴跟師行剪想要唱雙簧忽悠馬大寬低價賣掉瓷碗的時候,馬大寬會不會意識到,這家大店鋪很快會變成自己的?
世事無常,很多事情,真的是很難去推測啊!
至於今天上午,師行剪為什麼會給馬大寬打電話,馬大寬也是非常好奇的。
師行剪這個人,也是人老成精不是善茬兒,比那侯爺更加難對付,所以,對於這類古玩圈裡的大人物,馬大寬必須很小心的應對。
程式化的幾句寒暄便轉入正題,師行剪就說,津海電視臺將要錄制一期節目,標題稱為,他聽說馬大寬年少有為,算是津海古玩界年輕一代中的翹楚,在字畫古玩方面頗有研究,於是想找馬大寬跟師行剪一起合作,拍攝這一期的節目。
參加電視臺拍攝的節目,貌似怎麼想也不是一件壞事不是嗎?
至於,這類好事,師行剪為什麼會想到馬大寬,這一點,馬大寬還是有些多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