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諾娃跟著馬大寬就走進了打頭的一家小店裡。
這些鋪子裡的老闆也都是眼賊之人,馬大寬的樣子雖然不出眾,但是身邊卻帶著那麼一個高階大氣的女朋友。
老闆們能猜出來,馬大寬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在京城,這樣的紈絝子弟多如牛毛,總之不會是什麼窮人。
老闆笑眯眯地跟馬大寬略微地點點頭,也沒多說什麼,而是讓二人隨便看。
店鋪裡擺的東西也還真不少,不過,玉件瓷器之類的,價格肯定都高,即便買了,段時間內出手也賺不到多少錢,最好還是選擇一些冷門。
既然是冷門,肯定很少有人買也很少人問,老闆一般開價都不高,擺在店裡也是浪費空間,這才是撿漏。
這家店裡,有幾本魏碑的拓片,也就是古人學書法用的字帖,都是從石碑上拓下來的,可不是現在的印刷品,看著挺不錯的。
還有一方宋代的硯臺,也不錯,再有就是一把明清時期的錫壺,但是看不出真假。
都細細看過一遍以後,馬大寬不表示什麼,只是沖老闆點個頭,揹著手帶著諾娃走了出去。
從這家店裡離開,不一定是不滿意,看過一圈兒之後,或許還會回頭來問價,古玩鋪子的老闆都明白這一點,不管買不買東西,老闆都很客氣。
順著店鋪一路慢慢地看下來,逛到最後一家,這家店鋪比較大,店裡擺著的都是石像,有半身像也有全身像,但是最多的,還都是佛頂。
佛頂是什麼,佛頂就是佛頭的意思。
因為佛頭是從整尊佛像上鑿下來的,信佛的人覺得不吉利,所以,專業幹這個的人都稱呼佛頭叫做佛頂,就是圖個避諱。
佛頭這東西,在國內的市場不怎麼樣,信佛的人總不能去請一顆頭回家供奉吧?
不過,外國人不在乎這個,外國人只是從藝術的角度上欣賞,外國人比較感興趣。
佛頂這種買賣,大多也都是跟外國人做,國內的藏家是很少有人專門玩兒這一類的。
也許,諾娃有一半外國人的血統,她似乎對這些比較感興趣,看得很仔細。
諾娃指著其中一個佛:“你看這個怎麼樣?”
諾娃說的這個佛頂不是很大,但是也不小,跟籃球差不多大,風格屬於典型的盛唐。
佛頂的頭頂上有螺旋式的高髻,高鼻大耳,豐唇寬頰,兩條長眼的眼角高挑,瞳孔下視,臉部的石質呈青色,不過,一看就是仿品,因為石縫裡都露著白石頭茬兒。
馬大寬搖搖頭,低聲對諾娃說:“這個就是一件工藝品……”
正說著,諾娃已經開始關注另一個了,真夠朝三暮四的。
諾娃指著最下面的一個角落問:“嘿,你快看這個,看著怎麼那麼怪異呢?”
這個東西是躺著擱在了地面上,似乎已經被埋沒在這裡很久很久了,體積不如剛才看到的那尊佛頂大,但是也不小,因為是橢圓形的,所以,像是一個橄欖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