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寬笑了笑說:“人家攤子上擺的都是古玩玉器,你的攤子上卻擺著一塊黑乎乎的破石頭,這東西能有人買嗎?我很好奇,你這生意可怎麼做呢?”
攤主一聽這話,心裡不高興了,就說:“這塊磚,是我從自家地裡挖出來的,後面還有花紋,這是古董,不是破石頭?”
其實花紋馬大寬早就注意到了,他故意把磚倒過來看了看,說:“嘿,還真有花紋,那你這東西準備賣多少錢呢?”
要說那時候,古玩熱還沒開始,而且,只是一塊破磚。
這位攤主不知道揹來背去多少次了,這東西挺重的,上火車都麻煩,他是真想出手,好不容易有人問了,他真心希望能把生意做成。
所以,攤主就沒有開價太高,他抻出五根手指說:“50塊錢拿走。”
馬大寬立刻掏出50塊錢,遞給了攤主,攤主就是一愣,他還以為馬大寬會還價的,結果,居然一報價就買了。
古玩這一行,只要開出價格,對方答應了,無論吃虧與否,這買賣一定得成交,這是行裡的規矩。
馬大寬本來以為,這塊磚雖然賣相不好,但是一般攤主開價也得要個幾百塊,沒想到這攤主只開價50元。
這個價格,物超所值,所以,馬大寬毫不猶豫地就買下了這塊古磚。
今天馬大寬很高興,在古玩市場又轉了一圈兒,雖然當時的東西比10年後便宜了很多,可是馬大寬這時候是真沒錢,口袋裡只有租房子給的那450塊錢。
剛剛花了50塊錢買了一塊磚,還剩下400塊錢,看了半天,也沒有什麼值得入手的東西。
那時候的古物市場,做這行買賣的人真是不多,店鋪裡倒是有些好東西,不過,馬大寬一般不會進去問。
因為店鋪是需要付租金的,所以價格都高,撿漏兒還是要多找這類地攤兒才有意思。
拿著這塊古磚,回到了美術學院。
沒進教室之前,馬大寬先在洗手池裡仔仔細細地把古磚清洗了一遍。
這塊古磚,果然是很好的一件古物,一般的磚都是十分吸水的,這樣的話,做硯臺就不行,還沒開始研墨,墨水都被吸進了磚裡面,還怎麼研墨呢?
而馬大寬手裡這塊古磚,質地非常細膩堅硬,因為是皇宮用磚,匠人不敢偷工減料。
拿在手裡,非常的爽滑,毫不吸水,如果能有一位能工巧匠,稍微的進行雕琢,肯定會是一件非常好的藝術品。
馬大寬開古玩店的時候,對每年的幾次大拍賣都有記憶。
回憶了一下,早在2005年的時候,北京一家拍賣公司,拍了一件吳昌碩自用的一塊古磚硯。
據說是吳昌碩的朋友送給他的一塊秦代的古磚,吳昌碩擅長篆刻,親自在這塊古磚上雕刻了文字,並且打磨成了一塊硯臺,他非常喜愛,一直留在手裡自己使用。
那次拍賣,大約拍到了600多萬人民幣。
同學們,600多萬啊!
當然,即便是秦漢磚硯,就本身的價格是達不到這個數字的。
但是,吳昌碩是繪畫和書法大師,也是齊白石的老師,在文化方面的價格,肯定遠遠高於磚石本身的價格。
馬大寬覺得,自己手裡這塊古磚,雖然憑借肉眼看不出是秦代還是漢代的,在手裡留幾年,等到市場熱了,一出手,2萬左右的價格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