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黑,明月高懸,山間有野獸嚎叫。
眾人已經生火照明,煮湯做飯,但商隊走南闖北多年,都存了警惕之心,一聽到腳步聲,立刻就放下了手中的活計,目光緊緊盯著門口。
商隊裡,有三個高大的漢子,悄悄將手摸到了腰間。
山間行商,豈能不帶護衛武器?
腳步聲越來越近,有人影出現在門外,但並未直接進來,而是停駐了一下,隔著門,高聲喊道:“廟中可有人?”
“誰?”張管事厲聲問道。
“閣下打擾了,我們乃金山縣求學書生,進京赴考,路過此地,見有火光,想借宿一宿,不知可方便?”門外的聲音喊道。
張管事和手下相視一眼,隨即又看了一眼寧遊。
寧遊點點頭。
“山中小廟,我等也是借宿,若不嫌棄,就進來擠上一擠吧!”張管事對門外說道。
“多謝了!”
門外的聲音帶著喜意,隨即破舊的廟門被推開,三個身穿青色長袍,揹著行囊,長相雖不如寧遊,但即可稱得上一聲俊朗的書生走了進來。
為首的書生身材高大,腰間佩玉,面色白淨,似乎家境不凡,後兩個書生雖面色黑了一些,但昂首挺胸,不卑不亢,氣質不俗。
“諸位有禮了!”
“夜間嘮叨,還請見諒!”
書生們很有禮貌,說起話來也溫文爾雅,令人心生好感,交談一番後,張管事眼神慢慢放鬆下來。
“無妨,都是趕路人,相遇即是緣。”
張管事笑了笑,隨即對手下吩咐道:“給幾位公子上幾碗熱湯,暖暖身子。”
當即有人給三個書生端上了熱水,又遞了一些乾糧,還分了一些篝火過去。
幾個書生看著手中的食物,相視一眼,最終還是為首的笑了笑,帶頭吃了起來,見狀,剩餘的兩個書生也吃了起來。
不知是不是寧遊的錯覺,他似乎看到為首書生在拿著食物的時候,腰間的玉佩微微閃爍了一下,但很快就黯淡下去。
寧遊眼睛眯起,心中存了一分警惕。
吐納決修行一月有餘,寧遊丹田充盈,氣力漸漸旺盛,雖沒有特殊的術法,可日積月累,神清意敏,已經有了一絲絲神異。
這也是寧遊不帶家僕的原因,等閒十來個壯漢,都不是寧遊的對手,帶幾個僕人,意義已經不大了。
寧遊感覺自己沒有看錯,可又不便求證,只能暗自警惕。
好在,時間過得很快,上半夜都相安無事。
寧遊丹田充盈,不覺睏倦,但也眯上了眼,邊休養邊暗中守夜。
……
夜深到了極致,月大如盤,涼風習習,眾人都已熟睡,商隊守夜的也打起了瞌睡。
但突然,山間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還有嗩吶聲,喜氣洋洋,驚起大片的飛鳥聲。
“什麼人!”
“發生什麼事了!”
月朗星疏,山林寂靜,突然出現敲鑼打鼓的聲音,顯得格外刺耳,商隊眾人瞬間從熟睡中清醒,左顧右盼,一會看向同伴,一會看向廟外,可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