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領導對雪兒做的主席像很感興趣, 他仔細的詢問著李老頭各種問題。
最後的決定是李老頭明天把繡像拿來公社,關於交公糧的問題, 有先進的有落後的。
領導們雖然極力希望大家都盡可能的多交糧,但是災難後糧食産量不高到哪裡都能說過去,他們也不強求。
烈日炎炎的天氣,沒幾天收獲的糧食就全部曬幹了。取一顆穀子放在嘴裡一咬, 還能聽到一聲清脆的嘎嘣。
老農民們都歡歡喜喜的趕著馬車往鎮上送公糧,有了糧食收入這就是活下去的保障啊。
雪兒最近也不瞎玩了, 沒事就讓大哥送她去姥姥家住一段時間。上次做的繡像爺爺送去公社後還受到了領導的表揚。
領導說她年紀還小卻有如此覺悟,特意給她發了一個搪瓷杯做獎勵。
雪兒雖然覺得一個杯子換一件繡活的生意太虧,不過她目的在於給領導留下好印象,給家裡加分, 所以目的也算達到了。
日子開始變得緊迫起來,一無所知的農民們還在為他們即將收獲的糧食開心。
而運動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學校開始學習各種檔案報紙。哥哥們都有一個本子專門記錄思想檔案。
公歷1965年11月10日, 上海《文彙報》發表的姚y所作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了□□運動的□□。
這是由江q主導為批判上海市長、大文人吳h的文章, 其中涉及了許多中央重大政策。
此文發布後,剛開始並沒有受到很大關注, 自從r日報轉載後,事情變得嚴峻。
很多人員被隔離審查, 而從此之後批判涉及的範圍以排山倒海之勢迅速擴大。
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各級紛紛開始學習思想檔案,而這些逐漸變成了學校學生學習的一大部分。
在幾個哥哥的學校,每次週六背完了檔案的學生才能下課回家。
回到家後哥哥們又開始教家裡人學習檔案和精神, 老師說這些是所有人都要會的。
爺爺經常要去公社開會,這些日子也會陸續帶回來一些報紙檔案,或者口頭上的一些指令。
爺爺也感覺到了事態變得有點奇怪,但是接觸的少他也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家裡就是農民,照理說有什麼大事也輪不到他們,等事情來了就知道了。
就這樣爺爺把這件事拋在腦後,在這樣的時局下迎來了公歷新年。
1966年公歷2月開始,江q集團為發動運動,一直致力於開各種會議。5月份中央終於透過了他們的提議,自此運動便開始了。
這些是後話,1966年農歷新年帶著農民們對美好新年的祝願來到。
農民們沉浸在收獲的快樂中,他們想只要地裡有收獲,再也不會有親人餓死了。
爸爸媽媽今年回來過年,運動暫時還沒發展到部隊,部隊到現在一直是比較單純的地方。
爸爸媽媽假期不算多,加上來回耗掉的時間很長,所以爸爸媽媽只能在家呆幾天。
夫妻兩都很想孩子,張翠有想過把孩子們都帶過去。可是條件也不允許,而且婆婆捨不得孩子。
可是讓她去部隊幫著帶孩子她指定不能同意,自己呢工作也比較忙。
自從在醫院上班後就沒太多的時間花在家裡了,好在孩子不在,她只用負責夫妻兩的日常生活,這個完全是忙的過來的。
事情就是這樣,沒有一點理可講。他們夫妻兩也商量過再生一個孩子的事。
不過現在是這樣的條件,到時候坐月子和帶孩子也是件麻煩事。
李愛黨雖然是個傳統的男人,但是他有了兩個兒子,一大家子也都是男的,所以他也沒有那種一定要生特別多的思想。
所以夫妻兩商量好以後就不生了,等以後條件好起來再說。
今年的新年有爸爸媽媽在,而且家裡也進了新人,這個年過得尤為豐盛。還有一件喜事,大嫂懷孕了。
大嫂嫁過來大半年了,雖然家裡人也沒催她,但是她自己心裡一直也著急也很有壓力。
可能是那幾年條件不好,家裡的女孩子能分到的吃的就更少,發育的不太好自然不容易懷孕。
看著大嫂很心急,大伯母也時常給她做點好吃的補營養,她也希望早點抱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