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裡的長孫, 大哥的婚禮爺爺奶奶擺足了面。從迎親到婚禮再到酒席,都是村裡一等一的排場了。
一大早家裡的兄弟, 還有堂兄弟們結伴出去迎親。浩浩蕩蕩一群男人,誰看著都得說一句家裡人丁興旺。
大哥把奶奶準備好的喜包通通派出去打關系啦,人群很快就被他們擠開。
男的多還是有好處的,在女方那邊輕而易舉的進門接到了新娘。
新娘子羞答答的跟著大哥出了房門, 家裡準備了一輛接親的馬車。
馬頭上都綁上了村裡的大紅花,板車上鋪著一床棉絮。兄弟幾個把嫁妝搬上馬車, 等會運過去。
拜別女方父母後,大哥扶著大嫂坐上馬車,大嫂坐在馬車上撒糖。大嫂看著遠去的家門,默默的擦眼淚。
儀式在雪兒看來既新奇又無趣, 新人要在桌前,由村裡的長輩主持婚禮。
大隊長舉著手裡的紅寶書唸了起來, 爾後又給他們兩訓話。最後對著所有人宣讀了結婚證書, 一張獎狀大小的紙片。
這宣告著兩人正式成為夫妻, 等儀式結束後大嫂就在兩個堂嫂的陪同下進了房。
黑子對新娘子很感興趣,他拉著雪兒往房裡去。因為他還小所以也沒什麼顧忌, 直接往新房裡去。
後面一群好奇心旺盛的孩子跟在黑子後面往新房裡跑過去。這裡叫婚房作新房喲~)
大嫂人挺好的,見到一群孩子跑進來也不生氣。她讓孩子們自己找地方待著, 她自己給孩子們拿吃的。
這個年代說實話真的是沒什麼好吃的,所以一顆瓜子孩子們都吃的特別珍惜。
晚上還是沒有鬧成洞房,奶奶發話了誰也不許調皮。一大群孩子都老老實實的聽話,老太太生氣了可是要打人的。
自從有了大嫂, 奶奶更加閑了。家裡的事多了一個人分擔,她幾乎都不用動手了。
奶奶總是閑不住,索性上工去做一點輕省的活,公分低也沒關系,正好有其他的老人家可以一起聊聊天。
日子一眨眼像流水一樣,飛快的流走,很快要到雙搶的日子。雙搶太累了,家裡人也吃不消,奶奶再也不去上工。
奶奶專門在家做飯燒水,在田裡忙了一天的人回來就能吃飯注意。雪兒也不出去瘋了,主要還是天氣太熱,還容易曬黑。
正好幫著奶奶做飯,雪兒想到後山上的草珊瑚,於是就建議奶奶摘點回來煮水。
這個也是農村人常喝的下火湯,不過由於煮出來的水特別苦,所以一般情況下沒人喝。
雪兒想這個熱的天對著太陽暴曬肯定火燒火燎。等會用草珊瑚加薄荷葉,煮出來湯水後放在井裡湃著。
半下午去給田裡的人送水,清涼解渴還下火,一杯湯水下去整個人都身心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