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年在菜地裡撒上一些,作物長得健康旺盛,這就是農民們一年到頭最大的期望。
雪兒也開始了在姥姥家和自己家輪流住的日子,之前雖然說做繡活,其實除了針法外和十字繡沒什麼區別。
簡單的畫畫草草就是瞎勾勒一番,其他的都是姥姥弄出了模子。
隨著時間的推進,雪兒是越來越擔心了。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希望在未來的風暴中一家人都能不受波及。
雪兒給姥姥提出了做主席同志繡像的建議,理由是特別崇拜主席,特意學著大人的口氣說了一通主席的偉大。
在這個人人尊崇主席的年代,家裡的孩子都耳濡目染的受到影響,所以雪兒能說出這種話姥姥也不覺得奇怪。
對於雪兒的提議姥姥也不反對,姥姥還算寵孩子,既然孩子喜歡她平時抽點時間就能做出來。
雪兒特意讓姥姥繡了兩個模子出來,她打算自己繡上去。姥姥本來是讓她自己摸索著來的,總不能一直讓人給繡樣子吧。
不過在雪兒的再三央求下,姥姥最後還是同意了。但是她要求雪兒下次就的自己做了。
雪兒屁顛屁顛的同意,以後可以慢慢來,自己還小又不急。
姥姥用了兩個星期就把主席像繡好了,她把繡布遞給雪兒讓她拿回去。正好雪兒的二伯是木工,就讓他們給做框。
雪兒想了想也沒拒絕,等二伯做好了框再一起給姥姥送過來,以後就掛在堂屋,表示自己姥姥家對主席同志的敬仰。
雪兒做的兩幅繡像比較小,大概只有姥姥做的一半大,而且雪兒速度慢,兩個星期才繡了半副圖。
現在還不急,雪兒耐下心來力求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極致。這種東西可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做好了可能也沒什麼好處,做差了可是要連累一家的。
姥姥做的繡活確實不一般,主席在布上活靈活現,好像真人出現在框裡一樣。
奶奶他們看著裝裱好的繡件不停的感嘆,這手藝真是看一次稀罕一次。可惜親家的手藝還沒一個人學到。
盼望著雪兒能把她姥姥的手藝學到家吧,以後說親那可是一家有女百家求,門檻都要被踏破。
央著二伯和二哥他們做的框子很快就做好了,雪兒讓他們盡可能的做的精美。
每次去姥姥家幾乎都是大哥或二哥送,正好把裝裱好的繡像帶去姥姥家。
雪兒讓姥爺把它掛在堂屋的正中央,特意清理出一個小桌子放在繡框的正下方,下面擺上幾本紅寶書主席語錄。
姥爺還在想這孩子什麼時候知道這麼多東西了,難道是李老頭在家裡說的多孩子記下來了?
這老親家真是會辦事啊,一向是“老奸巨猾”的老鬼,跟著他辦事錯不了。
每個來姥爺家的人第一眼就看見了正中央的主席像,大家注意力都在繡活好壞上,畢竟老農民和婦女們沒有那麼高的政治覺悟。
花了一個月時間,雪兒很少出門玩耍,每天把大部分的心力放在做繡活上,可算把這些給做完了。
按著姥姥的繡活用線,順著姥姥勾出來的線條,雖然沒有姥姥的手藝那麼活靈活現,但是也算是一件比較正常的“十字繡”圖了吧。
做好之後雪兒讓姥姥好好的檢查了一遍,稍稍的改了一些小地方,這個繡活就算圓滿完成了。
雪兒照樣讓爺爺奶奶在家裡堂屋掛上,請上兩本紅寶書和主席語錄在桌上,專門貢起來。
有了第一次的手感,第二次明顯做的好一些了,用的時間雖然也一樣多,到時候明顯看得到手藝的進步。
姥姥本來很不贊成雪兒這麼急於求成的做繡活,對於她來說現在雪兒還小,是打基礎的時候。
雪兒也知道自己確實是太心急了,還沒學會走就要開始跑,這樣是不行的。
完成了兩幅繡活後雪兒開始沉下心來認真的跟著姥姥學習,做任何事都不能投機取巧一蹴而就。
雪兒每天按時按量,嚴格的完成姥姥佈置的練習任務,也不再急著去做出什麼成品和大件。
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月,春種早已經完了。農村有一個短暫的時期不是特別忙。所以家裡迎來了大哥的婚事。
作者有話要說: 晚了一點,因為今天朋友過生日,回來的有點晚…
淩晨啦,各位寶寶好好休息喲,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