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周就要開元旦晚會了,並不是在元旦那一天舉行的。今年的元旦在星期二,元旦晚會提前了四天,而是在星期五晚上,後面有可以連續放四天假。
學校的晚會就要開始排練了,學生們準備的節目水平雖然不高,但參入者平時的準備都很認真。學校也很重視此次活動,因為到時候學校會邀請鄉上的幾所小學老師還有家長來參加。
陳溪拿著樂譜準備到河灘上吹奏一番,在飄雪的日子裡,那裡沒有人的活動,顯得寂靜。
他站在河灘上吹奏,可以聽到風雪中大自然的聲音。
‘滴滴答...滴答答...’
在滿天飛雪的河灘上,響起了一陣愉快的橫笛聲。笛聲穿過風雪,在山間中回蕩。當笛聲飛揚,在河岸不遠出的人家,也能夠聽出這是一首非常耳熟的調子,只是叫不起名字來。
陳溪準備的這首曲子,那就是華夏人年年幾乎都會聽上幾遍的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場曲《春節序曲》。這首曲子曲調歡快,可以從中感受到人們新年的熱鬧景象。它是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李煥之的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
這首樂曲是採用來自民間的秧歌音調、節奏為素材創作的管絃樂曲。可以將人們在新年時熱烈歡騰的場面以及團結友愛、互慶互賀的動人圖景展現出來。
陳溪在晚會上準備演奏的是《春節序曲》的引子和第一部分,這部分比較熱鬧,可以用橫笛單獨地表現出歡欣鼓舞的場景。至於中間和後面的部分是抒情的中板,需要許多樂器的配合,而在鄉村中學卻不具備這種條件。
“喂,小溪,再吹一個,剛才那個我聽的太多了,都不想聽了。”
河壩裡的田裡,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嫂,正在用鋤頭扒開地裡的泥土,然後挖出埋在地裡的大白蘿蔔還有埋在玉米杆子下面的大白菜。
在農村裡,蔬菜的儲存保險只能用一些‘土’辦法。家裡有地窖的更好,蔬菜直接放在地窖裡,放上幾個月都不會腐爛變質。陳溪家裡就有一個三米多深的土窖,裡面放滿了紅薯蘿蔔白菜等等,每要到過年的時候,母親都會提上一筐子,作為年夜飯的食料。
家裡沒有土窖的,可以在收獲白菜的時候,在自己菜地裡挖一個坑,採用土埋的方法,把白菜放到坑裡,用玉米杆或者稻禾蓋住,保持坑裡的溫度不會太低,這樣還可以保持通風,白菜就不會再冬天裡凍壞。
蘿蔔的儲藏方式和白菜有些不同,蘿蔔的儲存方法更簡單。在蘿蔔收獲後,可以直接在地裡挖好坑,把蘿蔔放到坑裡直接用土把蘿蔔埋住就可以了。
“紅姐,你想聽什麼?”
他口中的‘紅姐’,是河岸邊上劉家的大兒媳婦,為人有些開朗潑辣,和陳溪熟悉後,也經常一起說笑。
這紅姐所嫁的劉家,與劉芬還算是一家人,爺爺輩的時候還在一個鍋裡吃飯,只是後來分家了,關系也不如原來親近了。按理說,他應該叫嫂子,只是這個地方,大都會把嫂子稱作‘某姐’之類的,顯得親近。
陳溪在河灘上吹橫笛,在她家就可以聽到,時間長了就搭上話了,每次他吹笛子的時候,有時間了,河岸上的人還會站在家門口的空地上聽聽。
紅姐正在剝掉白菜外面的爛葉子,聽到他問就說:“什麼調子,我也不懂這個啊,你就吹個讓人高興點的。你不要再吹那個什麼調子,像辦喪事吹的調子,聽得人心裡難受,又不吉利。前一段時間你吹那個調子,我聽到隔壁的都罵你呢。這都快過年了,在門口吹那個調子有些不好。”
陳溪知道她說的是上一次他練習吹送葬禮的調子,只是當時他沒有想得太多,看來以後要注意了,眼睛練得不到家啊。
‘滴滴嘟...滴滴嗒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