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安心讀書,大宋的朝堂會建好,科學會恢複,大家靜心等待,終有一天,這個美麗的地方,會因為有我們,而更加美麗。”顧嶽站起來,說完後朝這群學生拱了拱了,大步離去。
幾個城外廟裡的和尚坐在廢墟裡,雙掌合十,嘴唇微動,身旁是哭得死去活來的母親。
一個小孩用席子蓋著,只露出一雙黑黑的小腳。
顧嶽快速轉身離去,他的眼裡淚水洶湧。
這個城市,前生,他很熟,上學、工作、拍戲、領獎、慈善拍賣。因為,他出生在這裡。
閻王說,這盤棋太臭,換個棋盤也白搭,那麼,換個下棋的人呢,這個人有個粗大的金手指,能預知未來呢?
顧嶽第一次強烈地、瘋狂地想改戲,想加戲,想狠狠地把腦中的劇本扯出來,撕掉,重寫!
即便完不成任務,拿不到靈石,也在所不惜。
遠處劉光世搖著扇子走了過來,顧嶽狠狠地盯著他,像盯著一個不成器的混帳兒子。
“官家,您沒事吧,我已經把大家安排進了靈隱寺,先在那裡休整幾天,打聽一下戰況,再想想往哪跑”劉光世停下扇子,看著他。
“為什麼要跑,劉將軍,好歹你也是將門之後,看看你帶的兵,像個什麼樣子,前面鎮江正在交戰,你去吧,幫幫韓將軍。”顧嶽從他身邊走了過去。
“哎,官家呀,我的責任就是護您安全,怎麼能捨您而去呢,這麼不忠的事情,我可做不出來啊”劉光世追了上來。
“朕乃天子,天命所歸,自有神靈護佑,將軍盡可放心。”顧嶽背起雙手,挺起脊樑,看起來很有一幅王者的氣概。
劉光世眨了眨眼睛,以為自己眼花了。
靈隱寺前抱湖水,背靠青山,寺旁茶園千畝,良田萬頃。
住持法正和尚看起來二十七八歲的樣子,眼睛細長,眼神悠遠綿長,是個能過目成誦的高僧。
顧嶽依著佛家禮儀向法正合掌行禮,法正忙連喊佛號,很恭敬地邀請他入內。
一個很清淨的小禪院,院子正中央有一棵高大古老的山茶樹,樹下隨意擺放著一個石桌,幾個石凳。
法正是個優雅的和尚,他低眉斂目,細長的手指行雲流水,洗茶、泡茶、沖茶、奉茶,一套動作下來,說不出的清雅閑趣,顧嶽腦中只幹巴巴地蹦出兩個字
品味
自己雖然也自封為是個有腔調有品味的人,但想想自己喝茶用的那隻大陶杯,倒上熱水便喝的粗糙樣子。
在這個佛號悠揚、茶香縹緲的寺院裡,在眼前這杯藝術品一樣的一盞茶前,顧嶽驀然想起一個詞
牛嚼牡丹。
劉光世最終還是不情願地離去了,顧嶽在靈隱寺暫時住了下來。他要靜下心來,重新考慮一下棋路。
趙構的一生,矛盾又複雜,身負家恨國仇的他比任何人都想收複中原,但,無奈,自己太弱,敵人太強,權衡再三,終究是文人的軟弱戰勝了年輕的雄心壯志,用土地金銀換和平,用嶽飛換韋太後,顛沛流離,茍且偷生地活了83歲。
雖生猶死。
推倒一切,重來,又會怎樣,硬碰硬,會不會連這偏安也要亡了?
顧嶽想得腦仁疼,他站起,揹著手,踱到後山去。
山道清幽,古樹成蔭,石階逶迤而上,顧嶽順著小徑,漫無目的地來到了山頂,看到一塊光滑的巨石,便躺在了上面,隨手掐了一根青草,咬在嘴裡,仰頭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