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韃國去,浪費我一個死士!”
劉閣老看著滿面戾氣的少年,想到沒成的事,嘆氣:“這就是天意吧。”
368打擊
未能往周振心裡捅一刀,劉閣老當成了是天意,杜羿承卻不那麼認為。
他雖然不多和沈君笑接觸,但沈君笑是什麼人。
如果不是他願意,即便那人是周振也不可能讓他娶那個周瑩。
外邊的那些傳言,什麼周家馮家沈家本就是有著關系,現在就是親上加親。在他耳裡跟放屁一樣。
沈君笑不要的人,就是當朝公主,他估計有辦法推掉。只能說明是他沈君笑先上別人的女兒。
周振才比較像那個為了女兒才憋屈應允的。
比外人瞭解沈君笑的杜羿承猜到事情關鍵,想到他心裡那個早故的姑娘,外祖家就是馮家。
他眉頭皺了皺。
劉閣老讓他留著下用晚飯,他這會卻想得心煩意亂,拿了劍就走,老人在他後頭問了好幾聲也不理會。
劉閣老眉宇間的愁色更重了。
這個外孫行事越來越激烈,根本不聽家裡的,如今對定下的親事也一直拖著。鎮國公的孫女三月就及笄了。
這可怎麼辦,難不成真要壓著他成親?
劉閣老心事重重,自打上回打擊後就不太振作,身上也少了往日權臣的鋒利,每日沉默寡言。
想了再想,劉閣老還是給永平侯府去了信,想讓杜老侯爺拿個章程才是。
琇瑩親事已定,周家又是一片喜氣洋洋,聽到訊息的人都到周家來賀喜。琇瑩就和蕭灩躲在屋裡,裝害羞不去應付。
跟著夫人們來的小姐倒都跑到她閨房來,就是不放過,眾人鬨笑鬧成一團。
先前那個喜歡沈君笑的姑娘一臉羨慕,但她也馬上要定親了,倒是真誠祝福琇瑩。
而這日,被晾了幾天的柳參軍終於被想起來。周振下朝後就領著他到侯府來,先前還在打趣琇瑩的人,一聽到周嫻的未婚夫婿來了,都改成鬧她。
鬧得周嫻在被廖氏派來的人喊走時,臉都是紅的。
周家兩個女兒都定了親,特別是琇瑩,眾人心裡多數是可惜的,目光自然更加聚在周嘉鈺身上了。
妹妹都定親了,馮氏再不給周嘉鈺說親也實在不像話。
但馮氏任這些夫人再怎麼打聽,都是笑,話說得那叫一個滴水不漏,誰也沒能從她嘴裡得到什麼。
周老夫人對琇瑩要嫁到沈家,只是皺了皺眉,聽到說沈君笑要分家的,表情又放鬆下來。倒是叫馮氏看得驚奇。
這個婆母好像自孃家出事後,就變得更加通情達理了,這樣過日子才是舒心。
柳參軍走了一趟,周嫻見過他後就時不時會偷笑,越發覺得自己以前是豬油蒙了心,對未婚夫婿有著愧疚。
她也沒有想到那個高高大大的男人會主動說,要她不要多想,過去怎麼樣他不管,以後他會護著她過日子。
如果她不想去西北,在京城的宅子住著,或在孃家住都可以。
就怕委屈了她一樣。
於是她決定,兩人在成親後,就直接去西北。只是這話她沒有告訴廖氏,而是偷偷準備著。
柳參軍只能在京城停留一個月半,他們的親事就定到三月初八。所以她在京城也留不了多少日子了。
而沈君笑是在二月二十六這日正式到周家下的聘,當日周家熱鬧極了,沈君笑送上的那對大雁十分漂亮有精神,馮氏看得嘖嘖地贊。
琇瑩直接要了過來,要繼續養著,被馮氏一通笑,周振差點當場要宰了大雁加菜。
只可惜琇瑩沒能見到沈君笑,被她父親的親兵看得死死的,心裡鬱悶得不行。
這時朝廷和韃國瓦剌談和條件也終於達成,磨了那麼天,豐帝先前提的要求根本沒有鬆口。特別是要兩國先給大昭進貢五十匹種馬一條,隨後才會再開馬市,以馬換物。
韃國與瓦剌氣得牙癢癢,但也沒有辦法。
現在大昭的雄兵還壓在邊境,只要豐帝一聲令下,就能繼續打。
現在他們就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