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將軍,我是順天時報的記者。請問在你主政江蘇之後,會改變目前的政策嗎?”
李程看了看那個順天時報的記者,果然看起來像個霓虹人。
“大體上不會改變。不過,我會對全省進行現代化改造,主要著力於民生方面,比如糧食、交通、教育等方面。還有,在這裡給大家透露一個內幕訊息,我準備建立一個腳踏車廠,生產屬於國人自己品牌的腳踏車。”
臺下的記者聞言頗為振奮,腳踏車目前在國內還是一個稀罕玩意兒,在國外也剛剛發展起步,如果能有一個屬於華夏的腳踏車廠,對於全國工商業也是一劑強心針。
李程笑著看著臺下的喧鬧,等他們平復了一些之後,繼續說道:“不止腳踏車,還有如縫紉機、電風扇、手電筒等一些民用物品,都會陸續建立起生產工廠,我們的民眾將會用上物美價廉的國產貨!”
“李將軍你好,我是明日報的記者。請問……”
接下來,李程對各路記者的提問一一做出了回答,等到報紙刊發之後,李程的形象慢慢的在全國人民面前立體起來。
隨著各大報紙的反覆宣傳,李程銳意進取、關心民生、文明儒雅的形象算是正式確立了起來。
北洋政府的高層,如袁、段之流,對於李程的合法政府一說,十分滿意。
只有尚在南京的馮國璋十分不滿李程的發言中,想要染指江蘇全境的意圖。
列強一方面對於李程溫和的施政態度比較讚賞,另一方面也有些困惑,他到底哪裡來的這些民生技術。
只是礙於歐洲戰場正在如火如荼的打著一戰,他們也暫時無暇顧及遠東的一個小小軍頭,只能選擇靜觀其變。
南方的革命黨對李程的印象則是好壞參半。
李程關心民眾、鼓勵工商和不反對革命黨的舉動,讓他們十分滿意,但他說北洋系是正統,就讓他們有些不爽了。
按照這個意思,豈不是說在南方鬧騰的他們,都是不合法的嗎?
不過李程這段時間沒空理會外界的紛擾。
現在,他正在緊鑼密鼓的部署著兵力,以應對馮國璋的大兵壓境。
自那日的記者會之後,馮國璋開始在鹽城的北、西、南三面分別集結了大量兵力,隨時都有分三路進軍鹽城的可能。
……
四月三日清晨,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李程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外面陰沉沉的天空,有些出神。
“報告長官!”
門外傳來了副官的聲音。
“進來!”
年輕的副官拿著一張電報走了進來。
“長官,龍濟光剛剛通電全國,宣佈廣東獨立。不過他的電文中沒有指責袁大總統,也沒說支援護國軍。”
李程接過電報看了看,便隨手丟在了桌子上,不以為意的說道:“龍濟光不過是一個見風使舵之徒,不必在意他。”
李程再次看到窗外,嘆了一口氣。
“南光,你說這麼打來打去,損失的不都是華夏人民嗎?”
白南光,是李程的第一副官,家裡是蘇南的大財主,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畢業後剛好遇到李程的招募,便來到了鹽城。
由於他平日表現優異,文化素質也高,便被李程直接安排到了自己身邊。
白南光點了點頭,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沒人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利,想要拯救華夏,只有用武力掃平他們!”
白南光平日裡經常受到李程的言行影響,對於目前國內的軍閥十分看不上,認為他們都是封建餘孽,一點也沒有為國為民的胸襟和氣度。
李程輕聲說道:“除了武力,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