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歡聽到這裡,便大概知曉了緣由。
難怪近日總有官兵四處查問,態度卻十分的平和,就連鄉下也不放過,感情是為了找什麼身歸林隱中的才子。
不過這些話,李清歡是不信的。
她倒是更寧願相信,這是某個權術大臣又在背後玩弄什麼陰謀。利用人們忌憚虔誠的靈應寺,來製造出這樣一段讖語。
然後再借機找一位這樣的才子出來,好當做傀儡操控。
如此,既順應民心,又得天理,的確是個一舉兩得的極好辦法。
李清歡不由搖頭。
難怪這大魏能腐敗成這個樣子,當政者連這點判斷力都沒有,還一味的推崇。也難怪被那些貪贓枉法的權術大臣玩弄於鼓掌之間,腐敗政治,禍害百姓。
沈氏見她搖頭,不由勸道:“你可別不信。那皇家靈應寺是出了名的有心則靈,能讓菩薩金身上顯現出來的詩句,必然是不同凡響的。否則,也不會連皇帝和滿朝文武都推崇至極。”
李清歡便笑。“既是有心則靈,那為何那麼多的百姓前去祈福保佑,這大魏國依舊如此不堪?”
“噓。”沈氏立即捂住了李清歡的嘴巴。“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你可千萬別再說了。否則讓人聽了去,你是要遭大難的。”
李清歡不可否置。她可以不信,但並不代表可以亂說。
“我知道了三嬸。”
李清歡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午後拿著衣衫準備回家時,她又莫名的想到了去年替司馬越做衣衫的事。
當時,雖是司馬越厚著臉皮要的,但也是她心甘情願的。
今年他雖沒有回來,李清歡卻想幫他也做兩件,於是喚來了小二。
小二對去年做衣衫的司馬越記憶深刻,所以不消一會便找出來了去年司馬越做衣衫的尺寸。
李清歡又替他選了兩套花色,然後交給了小二,又付了定金,表示自己過幾日有空便過來取走。
沈氏看在眼裡,只能是無奈搖頭。遙想自己當年為嫁給窮小子李長德,又何嘗不是現在的李清歡這般執著?
如此一想,沈氏反而替她放寬了心。
李清歡拿著衣衫回到家中時,天色已晚。阿桃他們剛好做好了飯菜,洗過手後,便能吃上暖胃的飯菜了。
這種日子令李清歡十分滿足。
今年還算風調雨順,李清歡家的鋪子雖因時局賺不了多少銀錢,但是家裡自己種的稻穀和菜,也是夠一家人吃飽喝足的。
人們的日子雖然過的清苦,但因去年鎮上引進的番薯高産,易種植,倒也讓普通百姓們能勉強度日。
晚飯吃到一半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李清歡第一個便想到了司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