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等著這一次科考的成績出來,以天下為籌碼開局的女帝,此時卻悠閒地和鍾氏呆在屋裡下棋說話,外面齊冶正高高興興地修剪花草,一派愜意。
到最後一日的問策,題目由楚昭所出,眾目睽睽之下,楚昭提筆寫下,禮部封卷,送入貢院,將那問策之題公佈於眾。
民生二字高掛於貢院,沒有提示,沒有任何的側注,就這樣的兩個字,眾人看了都傻眼了,民生,這題該如何答,怎麼破?
科考由楚昭開的先河,早前用於冀州,那是小面積的運用,楚昭登基之後一統了天下,便在天下推廣,而今更是大昭推行科舉的第二年。
所以根本沒有舊例可尋,也不知道楚昭這民生二字究竟問的是什麼?
交白卷是萬萬不能的,不管對不對,必須要寫上!懷著這個念頭,有人揮筆如灑,有人皺起了眉頭,發愁著寫,磕磕絆絆的,總是要寫滿了一張紙。
比起之前的考題,雖然第三天問策只與民生有關,偏偏這又是最叫人絞盡腦汁的。
時辰到,各學子交卷,封卷,禮部派人將所有的考卷鎖好,立刻將批卷的人都弄進考場來,必須在最快的速度內將卷子改出來。
封卷,連人的名字,貫籍全都封得嚴嚴實實的,凡閱卷只看內容回答,也是避免了作弊的嫌疑。
“閱卷要幾日?”楚昭悠閒之餘,該關注的也關注,姜參也作為改卷之人,聽到問話答道:“需得五日。”
楚昭看了姜參一眼,姜參忍了忍道:“陛下總不會希望錯過了有能之人。”
“辛苦先生了。”選了姜參和衛九還有韋尚任作為主考官,衝的就是這三位的名氣,想必能入他們三人之眼的,甭管是男的還是女的,總不會再有諸多爭議。
五日,五日的時間,楚昭很耐心地等著。
姜參對楚昭這位學生跟皇帝實在是頭大的很,想的一出是一出的,封卷改卷這樣杜絕人作弊的法子都想出來了,還讓考官在改捲上簽字,總的一句話,就是不會落人口實。
一張又一張的卷子改好了,名次也排好了,姜參、衛九、韋尚任三人都過了幾回目,與眾人商議好了一概的名次,好,一同送到楚昭的宣政殿。
那麼厚厚的幾疊卷子,是由墨軍捧上來的,楚昭一看笑了,“既然卷子出來了,傳三省六部,所有官員上朝吧。”
鬧出那麼大的動靜,不過是看看考卷而矣,至於嗎?
至於!楚昭可是以天下為賭注的,這一次的試卷,關係著此後大昭朝的政局,天下究竟是楚昭的天下,還是世家們的天下。
姜參這會兒已經無力阻攔楚昭做什麼,他也攔不了。
卷子放在那裡,還是沒開封的,姜參和改卷的人不知道第一名是誰,楚昭也同樣不知道。
得詔的諸臣聽說試卷已經改好了,楚昭讓他們即刻進宮,當眾拆卷,公佈排列名次,馬不停蹄的趕緊進宮。
楚昭坐在上面,人接踵而來,一看人到齊了,楚昭道:“都知道朕為何此時召你們入宮了。既然人到齊了,拆卷。平之,記好了!”
武平之這位禮部尚書立刻拿好了準備的紙筆,楚昭道:“齊卿辛苦些,拆拆卷報名次吧。”
“諾!”得令的齊淮豈敢不聽,應聲而上,拿了放在地上一大疊的卷子起拆,第一眼看到那名字,性別,齊淮心都要跳出來了。
“第一名,冀州渤海人氏,女,鐘意,字如之。”齊淮再被嚇到也是要老老實實地報出名啊!可是聽到這名字,一片譁然,“陛下,這卷子怕是有問題吧。”
鬧事的人從來不少,這不才剛唸了一份,立刻有人質疑了。姜參皺起眉頭道:“閣下慎言,自從各人的手中收了卷,我們改卷之時俱不知作卷何人,只安文章的優劣來判定,閣下說有問題,是在質疑老夫和所有主持此次主考的人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用不著楚昭說話,姜參立刻就懟上了。此事關係名節,姜參又是問心無愧的人,豈容人汙衊。
“所有批卷的人,每張捲上都有批卷人的署名,另外還有這三大主考官的簽字,一應名次,絕無徇私的可能。”姜參出聲了,韋尚任也義正嚴辭地出面說明。
另外的衛九也在虎視眈眈,還有人敢質疑他們這次閱卷的只管開口,他們懟不死他們才怪。得,楚昭果然不是隨便任人欺負的人,看看吧,用不著她出面,世家之中的代表人物韋尚任,衛九已經挽著袖子準備跟他們幹嘴仗了,姜參這位寒士,既是楚昭的先生,豈有不幫楚昭之理。
“繼續!”一看沒人吱聲了,楚昭再次下令讓齊淮繼續,齊淮內裡捂臉,坑啊坑,一個個想跟楚昭鬥,想鬥最起碼你也要帶點腦子啊!
看看人家楚昭,為了不落人口實,連卷都封了,誰都不知道寫卷的人是誰,還讓改卷的人在卷子下面簽字,既讓人不能作弊,何嘗不是也讓改卷的人三思,千萬別為了一點點不該存的念頭,落了把柄。
“第二名,冀州章武人士,女,姬悅,字興之。”齊淮拆下又一份的卷子,念出上面的貫籍和名字,媽啊,又是女的,又是冀州人士,到底冀州除了出了一個女帝外,是要打算再出多少驚世駭俗的人?
死寂一般,剛剛表示異議的人已經被姜參跟韋尚任拍老實了,齊淮只好接著一個又一個地往下念,武平之這位記錄的人,高興地握著筆,臉上的笑意怎麼都藏不住。
是啊,武平之也是冀州人,冀州出的成績好的人越多,他就越高興,別管男人還是女人,只要是人就行。
喜歡昭華女帝請大家收藏:()昭華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