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即成,在新建的大明宮,宣政殿上,楚昭迎來了第一次天下一統後百官朝拜。
楚昭除了登基之日著的墨色金邊龍袍,頭戴龍冠,面色沉穩,穩坐於上座,縱為女子,亦盡顯威嚴,下面百官朝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卿平身。”楚昭擺手讓人都起來,群臣再拜,“坐。”
一字而落,群臣在這寬敞的宣政殿裡跽坐,等著楚昭說話。
“遷都已畢,自天下一統,未曾論功行賞,今諸卿聽封。”楚昭一如即往的直白,一開口就把諸人都盼了許久的封賞說出。
楚昭的目光看向一旁的姬氏,是的,姬氏。姬氏為女部,識字知禮,楚昭便讓她掌管一應文書,宣詔之事亦交由姬氏。
姬氏拿出楚昭早已寫好的詔書,“姜參為尚書左僕射,統門尚書省,食祿五千石;韋尚任為尚書省右僕射,輔尚書省,食祿五千石;吳用為中書令,統中書省,食五千石;衛九為內史令,統內史省,食五千石;齊淮為門下侍郎,食四千石;魯種為侍中,食四千石;蕭其陳為御史大夫,食四千石;六部尚書如下……”
六部,柴景為兵部尚書,算是所有尚書裡最年輕的一位。
一經封完,楚茂亦在其中,當聽到宗正一職竟非他所領,而是旁人,楚茂猛地抬頭看向楚昭,楚昭目光正好看向他,叫他不住打了個寒顫,楚昭,是有意為之。
總的來說,封賞讓大部人心裡都滿意,不過,最最要緊的是還是前面封的那幾位。依大昭的三省六部,這七位便是實際上的宰相,其中三個是世家,四個是寒門,魯種原是徐禹的舊臣,蕭其陳更是後起之秀,這兩位被楚昭進封為相,是最惹人爭議的。
“陛下,魯、蕭二人,不知因何而位於齊大人之後?”敢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挑刺問的,沒有多少人有這個膽子,韋佗只能說很大膽。
“他們不能,難道你能?”楚昭不答而反問。韋佗挺直了身子道:“既是論功封賞,其餘人臣等無異,只這兩位,一個是徐禹的舊臣,一個,不過是剛出仕的後生。”
“那麼魯種幫徐禹打下半壁江山,為徐禹安撫百姓,自歸大昭之後,也為朕安撫徐禹之舊臣,為朕出良策,納萬民,你可知?至於蕭卿,他為朕化解了揚州之亂,他們這樣都不能論功,滿朝之臣,誰能與之比?你又為大昭做了什麼?”楚昭問得好,至少問得韋佗無從反駁,因為他除了挑刺,根本沒有為大昭做過半點實事。
“封賞之事,但有不服的當朝提出,退朝之後,若是誰敢就此事非議,論朕不公,朕會很不高興。”楚昭一眼掃過下面的人,沒人敢像韋佗一樣吭聲,倒是衛九道:“陛下登基,未曾追封先祖,請陛下議之。”
“宗正,此事交給你了。”新出爐的宗正,是楚茂的弟弟楚蔚,往日裡沒有一點存在感,乍被楚昭點名都沒反應過來,還是旁邊的人推了他一把,他才反應過來,連忙出列,“陛下,追封選祖素有定製,陛下的兄弟們?”
“長兄子韌,幼時護朕良多,大昭能有今日,亦屬他之功,追封其為端敬皇帝。”楚毅之的封號,追封為帝由楚昭親口說出,憶及楚毅之的功勞,若非英年早逝,如今當皇帝的就是他無異,楚昭追封他為皇帝,合情合理。
“至於二郎,三郎。常言有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先祖還罷了,沒有他們,就沒有朕,但是二郎三郎早逝,未立戰功,亦未對百姓盡心。朕也借他們立下定製,凡大昭的皇族,自朕之始,無功者而無封,天家之人,本就得天獨厚,享著榮華富貴皆是百姓所賜,不思回饋反而剝削於民,實不該也。”
一番言論冠冕堂皇,世家想要阻止,但是姜參卻已經先拜下,“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楚昭存著至公之心,抑制了皇家,這對百姓來說是好事。雖說歷來帝王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楚昭偏偏破了這個規矩,雖說因而世家也得像楚昭看齊,但是,皇帝都做了榜樣,也讓人挑不出刺來。
大朝之後,七位新出爐的宰相再往政事堂處,開小會。
“陛下的兩位兄長,英年早逝,雖於國於民無功,也理當小賞。”衛九小聲地提醒了一句,大朝上他不好直說,因那是遷都的第一次大朝會,他這個宰相也出面否了楚昭,楚昭的威嚴必將大打折扣。
“無功不受祿,朕自己的兄弟都如此,別人不給賞也就沒什麼話了。”楚昭是擺明了不想給楚鴻跟楚涵一點好處,就算是個虛名都不想,所以態度很是堅決。
“陛下,如此何以安世家之心?”你不封自家,那世家提出的封賞你也肯定不會給了,這樣一來,世家們怎麼肯。
楚昭道:“他們想要官職,想要蒙萌,總得先做出點成績讓朕看到吧。什麼都沒做,還敢問朕在封賞,好大的臉。”
衛九有心想說,不是這麼算的,真要按楚昭的意思這樣弄,世家們哪裡還有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卿是覺得,世家比起朕的兄弟來都要尊貴,所以朕為了給世家們討賞的機會,就立刻要大肆封朕的兄弟?”楚昭問得十分不懷好意,衛氏連忙請罪,“臣絕無此意。”
冷哼一聲,楚昭道:“世家,世祿世卿。大昭破的就是這世祿世卿之制。以前世家壟斷官職,有能無能者,只要家世夠就可以出仕為官,就是這樣的官制,致使大魏分崩離析,百姓民不聊生。朕要為天下做榜樣,難道這不是應該是你們所企盼的嗎?朕做了,你竟然還勸朕要效仿舊制。衛卿,你是真的覺得朕錯了?”
“陛下,臣,臣只是憂心朝臣不穩,陛下一心為天下,為百姓,臣知道。可是,世家經數百年錯根盤節,非一朝可改盡舊弊。”衛九說的都是真心話。
楚昭道:“朕沒想過一朝能改,但是,如果連朕這個開國的皇帝都怕得罪世家,以後又有誰敢跟世家抗衡?”
“況且,就封賞一事,世家們若是敢拿此事吵到朕的面前,朕可是等著。”楚昭敢做,又怎麼會全無準備,世家不動還好,要是動了,呵呵……
楚昭必讓他們掉三層皮。韋尚任連忙衝衛九使了個眼色,這個話題就不要再繼續了,楚昭打定主意要做的事,除非有十成的把握勸她,否則就別開口。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初遷新都諸位辛苦辛苦,將各衙各府之事都安頓好,早早上了流程,朕再給各位放假。”嚴肅之後楚昭又叮囑他們辛苦,誰都不敢言之辛苦啊。
“陛下,宗正求見。”四珠小步行來稟告,楚昭點頭,“讓他進來吧。”
新鮮出爐的宗正楚蔚啊,真是第一次直面楚昭呢,跪下行禮,楚昭叫起。
“陛下,先祖的封號都已經取名了,請陛下過目。”楚蔚將寫好的摺子奉上,楚昭道:“宗正的辦事效律很高啊。”